華影彩色分,光毫量無窮,初入靜定觀,所知皆毫末。
以無三彆故,三世彆離現,三世無不同,當下即三世。
天雲聚生雨,比方天下立,人身亦如此,出世而入死。
心知存亡如幻,何如業緣捆紮,
當下非疇昔,疇昔非當下,將來非當下,當下非將來。
虛空非無相,念想非可尋,真假二境地,在非真假中。
德其不德,其不德自德也,仁其不仁,其不仁自仁也,修其身心,大愛者君,君愛百臣,百臣愛君,身心之道,無過此也。
嬰兒本天真,漸次長成人,學染於知識,知識本無染,識心之情性,自生染著也,今息知識情性心,反見於天真表情,見此天真,複將情性,反還於天真,統統情識,天然天真。
複如三世者,過現及將來,皆自有當下,當下演三彆。
汝今心不定,其一安在耶?但於萬念處,恒心已久住。
複修靜慮行,身心在沉寂,思識如風起,而意境不動。
不消身而安,不消心而止,暫得一歇息,不安止於安。
――
無內亦無外,乃涵容表裡,人間與世外,正邪亦如然。
所謂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為君,其他四根,為其臣屬,而此臣屬,教誨君行,前五根形狀短長,色彩深淺,各有不同,世人五根,皆有不同,如人之麵,各個不同,世人意根,亦如是不同,世人不見虛空,比方不見風生,人之自我,不見意根,亦如眼中,不見虛空,不見諸風。
頌:
人間得出事,或舍或不捨,道在不時處,順意最天真。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比方初靜定,於初定之境,另有無量數靜定氣象,或深或淺,或見白或見黑,當觀其想,若離自心而重視於相,則落幻景中,然亦不該怯懦於幻而驚駭,見幻知幻,見想知心,自處涵容,等觀統統。
初學靜定,即漸息亂心,或將亂心托於穩定地步,心住穩定,靜修靜養,身心天然,漸次純明,德行聰明,天然純圓,無有造作,統統自明。識心無罪,貪嗔癡之性有罪,人出世時,此肉身即因六合一縷元氣合父母精氣而成胎,此身尚非自有,焉敢妄圖人間統統有無?
――
無識亦無性,乃可容識性,識性和合故,遊戲在此地。
一世從空過,而空無動也,水滴自位移,如人情認識。
意根通達此身六根,因而眼耳鼻舌身,亦各成心識,於意根,亦有部屬認識,六種認識,和合於意境當中,因而此意生識作想,乃起愛憎,思惟生矣,遂棄底子,世人以此,久墮存亡,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