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若聰明無住,心亦無主,自心隨性,其性安住,若統統安,識心都墜,識心是墜,識性即住,心性一合,即名同體,有無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大家間非隻要人類居住,另有牲口之類,亦有鬼神之類,亦有諸仙,隱居洞天,非不知人間事,人間事不動其心耳,牲口與人,居住在大地上,精靈無形者亦住在山川以內或複大地之上,無形鬼神,居住精氣以內,雖各自成界,乃是小界,皆屬大家間地界以內。
聰明已失,當修聰明,德行已薄,當養德行,缸中無米,不成炊也,強自修法,是禍非福,
諸聖賢各憑心性而行,護念人間,而人間不受,非因不受而不護念,賢人不棄人,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而賢人以不仁行仁,故百姓自為芻狗,非賢人過也,賢人不死,悍賊不止,盜賢人法,乃為悍賊,若賢人死,則無可盜也。
如是如是,當善讚歎,若以正道心修道,世人正心微薄,以其宿世以來正心微少故,正性不敷,是故需養正性而能貫穿至真大道,若彼貪慾之性,自長遠以來,於無量劫中,貪慾未失,若彼能轉貪慾而以修道,彼則是用無量劫心力修學於道,是故能善成績至真大道,能疾成績如是不思議境地。
而彼鬼靈精,好逞弄神通,
鬼靈出馬,受人膜拜,滋長修為命元,精氣強大,稍有神力,陰曹享位,彼等大鬼,神力微弱,而其心中尚不明自我,專以神通逞能,自發得有能有力,好逞為尊,有諸類鬼神,大能如山,小如針尖,雖有此竄改,而實為精氣靈類,尚不及人身精氣之萬一,何況聖賢。
歎:
看佛經要取意境而不要思惟字詞意義,因為佛經都是翻譯過來的,說話情勢有所出入而意境未變。
慧能最後學法,舂米七月,為道忘身,以其有德如此,宏忍直傳法義,教其拜彆,若戀名聲,尚不如戀此肉身,何況修德乎?名利固執尚冗重時,修身尚不得妙,何況心乎?
當知何為六道,亦當知何為存亡,若不知之而論之,則是妄圖之論,是故,當知之而辨是非,不知之則非論之,寂靜自守為是。
修統統善法,無善亦冇法,
頌:
何必相鬥,貪生求利,情意狼籍,何有淨土,心留方寸,安隱淨地,聖賢種性,由此可期,
高低法已儘,慈和柔嫩音,
內心安隱者,外則不貪求,
當聽頌言:
有些人稍學法理,稍有所得,即忘失初心,自發得高大,渾然忘了本身還是小我,隨便有些知見便覺得越了聖賢,便覺得本身不是人了,隻敢與糟粕之人比量,渾然不覺頭上另有日月,渾然不知本身另有腦袋,渾然不念本身另有祖宗,渾然不知本身所學統統說話知識皆是聖賢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