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
二種之人,複有輕重,有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有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各依品性,能對應修學有為、有為諸法,所謂有為、有為,名說罷了,非有定格,諸法不同紛繁,大家根性不同亦大,如是略彆離說耳。
本情難說,妙不成測,所謂化情,乃為眾生,本情共性,化情各彆,是故眾生情皆從本情而生,而眾生身心之情乃自有不同,何故故,以其身心知識有不同故,不在其國,不在其族,其身心知識即有不同,認知諸情,則有不同,比方一日生光,光照天下,乃有日華化散,日華有萬億光毫,一一光芒,各有華色流變,日光無彆,日華有彆,共性當中,本性乃生。
人間有諸修道之法,觀世人迷廖法相稱中,略說修法之彆,無師之輩,當須謹慎,中華千餘年來,世傳菩提道與金丹道,菩提道中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等成績,金丹道中,亦有如是三品成績,而金丹中下品,又示為三,最上一乘,菩提道與金丹道中,甚難成績,甚可貴入,所謂菩薩行、天仙品,此中難行,言語難說。
人間修真,諸法脈傳承比方血脈傳承,眾生族類血脈有斷絕處,法脈傳承亦複如是,而眾生族類遞傳很久,未曾斷絕,眾聖法脈,亦複如是,人間傳法,乃有二類,一則有為,二則有為,有為有作,有為清淨,二種法者,為二種根器所立,所謂有為人,所謂有為人。
執古之道,禦今之有,測其古始,是為道紀,古往以來,人間事皆記之於人間,滄桑流轉,已成之事不轉,將來可變,疇昔事不成變,人間事有彆,人間情無彆,人間物有彆,萬物根無彆,是故說日光之下,無諸新事。
有為中性命一體,不假二說,性便是命,命便是性,以大恐懼心,上乘聰明為引,渾厚德行為藥,初入門徑,即為虛無淺境,漸次修行,轉虛有為太虛,由淺入深,天然成績奧妙虛空,奧妙一竅,初修即有,直行得入,無有傍門,此乃有為係金丹仙道,所謂成績,人仙、地仙、神仙,至於天仙,不必多言。
奏絲竹以動聽耳,畫色彩以照人目,世人愛好耳目之事,很久矣,眾聖亦善耳目之事,所謂奏和絃而發天籟之音,繪大象而示穀宗之色,眾短目者,隻見華彩,不見大光,眾耳背者,隻聽絲竹,不聽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