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奇案_第五十七回安金藏剖心哭諫狄仁傑奉命提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詔,比及賊兵出境,方將偽詔送達?據此一端,可知偽冒。現已命人先到房州扣問,候真偽辨明,再行具報,免得有勞聖慮,致傷母子之情。此時大人前來,實為萬幸。”當時與狄公到了城前,依城下寨。

說罷隻見他拔出佩刀,將胸前玉帶解下,一手扯開朝服,一手將刀望胸前一刺,頓時大呼道:“臣安金藏為太子明冤,陛下若再不信,恐江山失於奸賊了!”說罷複將刀往裡一送,隨又拔出,瞬息五臟皆出,鮮血直流,將眾臣的衣服濺得渾身紅血。

狄仁傑到了此時,明知是太子受冤,不得不上前阻諫道:“聖上休傷母子之情,為天下臣民嘲笑。此必奸人勾引能人,

總之懷慶兵臨城下,此是真相,不管是真是假,皆須帶兵剿除。”

胡世經見狄公如此扣問,乃道:“下官明知金守備起文申報,但不肯逢迎奸臣,致令太子受屈。此事定是李飛雄受人教唆,冒名而行。如果廬陵王如有此舉,為何不在起事之先,通行手

第五十七回安金藏剖心哭諫狄仁傑受命提兵

當時兩邊武文猝不及防,忽見他如此切諫,無不大驚失容,發展了幾步。武後此時也不料他竟爾不顧性命,見他倒於階下,也就目不忍睹,龍袖一展,將兩眼遮住,傳旨說道:“孤家母子之事,不能自明,致令你出此下策,誠為可歎。”旋命人用車輦將安金藏送入宮中,命太醫趕速醫治,如能保全性命,定行論功加賞。這道旨下來,隨有穿宮寺人,將安金藏舁入輦中,已是不知人事,手中佩刀,仍然未去。眾大臣候他去後,有元行衝、恒彥範一乾人,齊聲哭道:“安金藏乃是太常工人,官

城本衰弱,危急萬分,一經胡世經出城投降,以下州縣,便勢如破竹。並有廬陵王偽詔謄寫前來,請聖上禦覽。”說著將金城的公文偽詔,一併由值殿侍衛呈上。武則天展開看了一遍,不由歎道:“前者寡人因太子脆弱不明,故而將他遠貶房州,原期他經曆數年,借贖前愆,然後赦回,再登大寶,不料他嫡親絕滅,與母為仇。前次徐敬業、駱賓王諸人發兵犯境,孤家以他為誤聽饞言,並未究罪,此時複勾搭賊人,爭奪天下。如此不孝不義之人,何能身登九五,為天下人君!他既不孝,朕豈能慈,速發五萬大兵,星夜赴懷慶剿除。破賊以後,再赴房州,將太子鎖拿來京,按律定罪!”兩邊文武見武則天如此傳旨,無不麵如土色,大怒之下,又不敢上前勸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