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張瑛看到家書後,深感憂愁,頓時複書:"千裡家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夫人見狀,不再和葉家爭了。叮嚀家人後退三尺築牆。
因為相互謙讓,兩家院牆之間就產生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構成馳名的"六尺巷"。
百姓皆用其線報酬賢人視聽也,賢人愛念百姓如嬰孩赤子,長養之而不貴望其報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本章申明賢人循道而行,忘我心,至公忘我,有教無類,行不言之教,愛養萬物,他的至德至信行動,偶然成化,但能傳染百姓,使天下也歸為德信,從而做到有為而治。
--範應元
賢人體道有為,物感則應,應其所感,故無常心。賢人常令大家得其所欲。
賢人平靜無慾,皆使自化以全其初,而不失其赤子之心,此愛養萬物之至也。
賢人冇有普通人的私心,而以百姓之心為心。
賢人不敢有為多欲以生百姓之妄心,但感而後以道應之爾。
--河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