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萬物卻不據為己有,哺育萬物卻不自恃有功,長成萬物卻不把持主宰。
堆積精氣達到溫和,能夠做到像嬰兒一樣嗎?
滌除玄覽[5],能無疵乎?
明白四達,無迷無惑,能無覺得乎,則物化矣。所謂道常有為,侯王若能守之,則萬物自化。
與自省密切相乾的是慎獨。慎獨也是一種首要的涵養工夫。《中庸》說"君子慎其獨也",意義是,對於"陰暗當中,纖細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善於隱微當中,謹言慎行,尋求品德標準"。
"營魄抱一"而"無離",自省和慎獨,都是一種自我涵養的工夫,隻要靈肉一體,表裡同一,迴歸安好的本真狀況,才氣在安好中淨化內心,消弭滋擾,晉升涵養和聰明,從而達到"道",晉升人生的境地。
曾參也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檢驗本身:是否為彆人經心力了?是否誠篤待人了?教員教的是否都體味了?"隻要常常自省,才氣有自知之明,才氣淨化內心,修得品德和強大的內心力量,從而達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地。
[9]畜(xù):同蓄,哺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