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十章摶氣為柔,明白四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耳目丁鼻感受外界,能保持沉寂平和嗎?

1.本章申明修道,要做到形神一體,即精神和精力合而為一;保持元氣,溫和純潔如赤子;長於內省,消弭邪念,保持內心澄徹,心如明鏡,如此才氣做到感官不受外界擾亂,從而做到平靜有為,明白通達,大智若愚,惠澤萬物但不據為己功,不恃功而驕,使各適其性,各得其所,是謂大德。從靈肉一體到明白四達,境地不竭晉升,終究修得高深的德行。

堆積精氣達到溫和,能夠做到像嬰兒一樣嗎?

前人校注

3.老子以天然大道為源,申明道之存在,修德之需求。作為六合之間的人,就該法天效地,從天然大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中獲得啟迪,循天然之理以應人事物事,做到不自發得是,不自恃其能,不居功自大,不強加於人,不勉強為之。

精力和形體合而為一,能夠做到不分離嗎?

典範故事

生之畜[9]之。

愛民治國,能做到有為而治嗎?

明白四達,能無知[8]乎?

專守精氣使穩定,則形體能應之而和婉。能嬰兒。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力不去也。滌除玄覽,當洗其心,使乾淨也。心居玄冥以外,覽知萬事,故謂之玄覽也。

註釋

曾參也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檢驗本身:是否為彆人經心力了?是否誠篤待人了?教員教的是否都體味了?"隻要常常自省,才氣有自知之明,才氣淨化內心,修得品德和強大的內心力量,從而達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地。

2.要達到形神一體,即靈肉一體,難;要達到永久保持與生俱來的元氣,純潔如赤子,難;要達到內心潔白無邪念,難;要達到明白通達,明事理卻不張揚,難;而要達到不自發得是,不居功自大,更難。以是,全篇以反問的句式來表達,申明修德之艱钜。而唯其艱钜,更顯其寶貴。

與自省密切相乾的是慎獨。慎獨也是一種首要的涵養工夫。《中庸》說"君子慎其獨也",意義是,對於"陰暗當中,纖細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善於隱微當中,謹言慎行,尋求品德標準"。

[7]雌:陰柔之性彆,這裡指安好。

[1]載:句首語氣助詞,偶然義,相稱於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