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本章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祛累也。寵辱若驚者,望外之榮曰寵。世人皆以寵為榮,卻不知寵乃是辱。世人皆以貴為樂,卻不知貴乃大患之若身。

當得寵的人職位卑賤時,

--範應元

得寵榮驚者,處高位如臨深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失者,得寵處辱也。驚者,恐禍重來也。故曰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3]患:災害,禍害。

--範應元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品德充於內,則外物不能移,故寵辱之來,心何嘗動。如內不得意,外感於物,情存乎寵辱,則得失皆若驚。

如果我冇有此身材,我還怕甚麼呢?

是謂寵辱若驚。

5.實在,榮辱畢竟是給外人看的,給社會看的,說到底也是一種身外之物,與小我內心的安寧幸運無關,與生命的質量無關。我們所受的外在拘束已經夠多,生命已經有太多不成接受之重,已經有太多的驚嚇。以是,不如恰當適時放下這些承擔,輕鬆向前。

譯文

寵辱[1]若驚,貴[2]大患若身。

[2]貴:貴重、正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