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十二章聖人為腹,去彼取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純陽真人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7]。

孔子是我國的文明賢人,是我國當代巨大的思惟家、教誨家。他平生尊敬品德,以佈道為己任,門下弟子三千,桃李滿天下,對後代文明和思惟影響深遠。

可貴之貨,令人行妨[6]。

五音[2]令人耳聾,

為腹者守道也,為目者逐物也。去,撤也。聖報酬內而不為外矣,焉肯玩好哉?故去彼色聲、香味、畋獵、好貨之事,而取此虛通之道也。然去者非戔戔去物也,但不貪愛也。雖有五色畢陳,五音畢奏,五味畢獻,可貴之貨畢呈,至於畋獵之事偶然乎因除害而為之,皆不敷以撓其心,蓋中有去外取內之道也。

作為一個尊道的賢人,孔子並不重視物質享用,他在餬口上的要求很簡樸,清心寡慾,吃得簡樸,不求五味俱全。他說:"飯蔬食,飲水,其肱而枕之,樂亦在此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以品德尋求為己任,畢生尋求精力餬口的充足。

--邵若愚

縱情打獵令民氣狂野不羈,

五味令人落空味覺,

前人校注

五味[3]令人丁爽[4],

解讀心得

五色[1]令人目盲,

[2]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聲音,這裡指多種聲音。

[6]行妨:指傷害操行,行動分開正軌。妨,波折、傷害。

希世珍寶令人行動不軌。

以是闊彆浮華而挑選簡樸滿足的餬口。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失也,盲聾口失皆聲色滋味之過,丟失至心,不得見聞大道。

5.實在,越是簡樸的,越是深切的;越是樸實的,越是淳美的。那些賢人巨人們,尋求的恰是這類博愛眾生,惠濟百姓的人生,他們的小我餬口也是簡樸而純粹的。

[7]為腹不為目:隻求溫飽樸實的餬口,不尋求縱情於聲色犬馬的浮華餬口。

3.人生憂?的本源就在於多欲,慾望不止,並且變本加厲。做到絕欲不成能,也冇需求,但如果做到清心寡慾,就會獲得生命的真正自在和歡愉。

孔子平生尋求品德,餬口簡樸。飲食簡樸,飽腹罷了。孔子曾經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食品僅求溫飽,居住隻求安居,主動做事,謹慎說話。

[3]五味: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這裡指多種甘旨。

[4]爽:味覺失靈,或生了口病。當代以"爽"為口病的專有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