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1_第三十四章不自為大,故成其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氾:同"泛",即遍及,廣佈。

大道至微,實無所大。賢人修道,冷靜而不彰,隱潛而不見。虛無以合道,冷靜以合天,隱潛以合陰陽,成平常焉。一靜以後,遍體皆空,無有障隔。

註釋

衣養[4]萬物而不為主[5]。

劉邦以為決勝的機會已經到臨,就率部北進。但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就俄然湧出很多設備精美的匈奴兵,給劉邦一個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包抄了。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本章闡述道不高傲以是成其大的事理。道廣佈在六合間,化育擺佈著萬物,但它做這些都是自但是為,不推讓,不表功,不自專,不拿大。從不自以為巨大,以是成其大。

[5]不為主:不自專。

[6]小:纖細。

大道廣佈無垠,它擺佈著六合萬物。

[3]不名有:不自表功。

2.道廣佈六合間,它可大可小,可左可右。它謙虛低調,冇有自我私心,可小如微塵;它包涵萬物,至公忘我,可大到無邊。這類可大可小,正表現了道的彈性和能量。道尚且如此保持謙虛天然,而人呢,有甚麼資格高傲呢?

成績功業卻不占馳名譽。

其體以是真常者,以其至淡有趣,無可欲也。

常無慾,可名於小[6]。

大道氾[1]兮,其可擺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