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何故掃天下
以有為為居,以不言為教,以澹泊為味,治之極也。
3.大小、多少、難易、恩仇、是非、對錯、成敗、休咎等等,都是相反相成的,其轉化能夠就在一念之間。以是賢人不會偏廢任何一方,碰到背麵,會想到正麵,以是碰到易事,能懷憂患認識,涓滴不會怠慢,從而防患於已然。
道之大者,充而塞乎六合。道之小者,斂而入於微渺。道之多者,無物不有。道之小者,無可聞,無可見,亦無可言。故道不能測度。大小多少,亦難衡量。修道者,斂於內,不現於外。為道不彰。大之多之,故先以清之靜之,安我之神,定我之性,還我之命斂於內。
註釋
歸於無物,故能夠大,能夠小,能夠多,能夠少。
以有為之心去作為,以無事之心去做事,以有趣之心去體味。
故而賢人始終不自為大,以是能成績其巨大。
以小為大,以少為多,以德抱怨。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陳蕃不打掃一下本身住的屋子,不過是自視很高,不屑為之。但他不明白一個事理: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都不肯做或者不想做,那將來如何能做大事呢?就算做大事或許很多小事能夠忽視不計,但如果從小就不肯做小事,養成了怠惰的風俗,導致有些才氣培養不起來,需求他做大事時,他又如何做起呢?所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集腋成裘","萬丈高樓高山起",任何事情,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開端踏實做起,腳結壯地,才氣一步步到達勝利的此岸;任何高遠的打算,隻要落實,隻要去當真履行,才能夠達成目標。成績偉業的人尚且明白這個事理,而陳蕃那麼小就自視為大,目中無人,一屋不掃,他長大瞭如何能勝利地做大事呢?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2]味:咀嚼,體味。
輕諾許於人,必少信實,固當謹乎言也。
典範故事
--呂吉甫
--範應元
--河上公
解讀心得
為有為,事[1]無事,味[2]有趣。
[4]猶:老是。
唯其始不易,是以其終無難。
是以賢人猶[4]難之,故終無難矣。
[1]事:動詞,處置。
--純陽真人
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欲為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從易生難,從細生著。處謙善,天下共歸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