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皆不成為也。雖有百人之聚,不循其天但是妄為之,必有肮臟而不平者,而況天下乎?固然,小物寡眾,蓋有能夠力取而智奪者。至於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
天下事崇高的,不能遵循本身的意誌來管理。
故而賢人有為而治,以是不會失利;不強力履行,以是不會失天下。
天下萬物,有前行和後隨,有輕噓和急吹,有剛烈和孱羸,有安居和危殆。
勉強而為,必定失利;勉強履行,必定落空天下。
[5]噓:輕聲和緩地吐氣。
[6]載:載,安穩。
[3]不得己:達不到、得不到。
萬物以天然為性,故可因此不成為也,可循而不成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來往而執之,故必失矣。
典範故事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7]隳(huī):傷害。
[1]取:為、管理。
以是賢人去除極度、豪侈和過分。
3.天下萬物,皆有所屬,有其本末始終,有其範圍性;事物的生長都有規律可循,有其度其分,不能過分過分,不然就落空了均衡,要講分寸。
商紂時,西伯侯在岐山腳下建國。他積善性善,勤於政事,禮賢下士,天下諸侯都來歸附,尊他為周文王。
[2]為:指有為,勉強而為。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5]或吹,或強或羸,或載[6]或隳[7]。
4.老子所說的"為則敗之",並不是要人真正被動地無所事事,守株待兔地等候機會,不再闡揚小我的主觀能動性,而是誇大事物的生長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必須遵守,審時度勢,適時反擊,如許才氣使之前統統的儘力產生結果,自但是然地勝利,而不是徒勞地勉強為之。
是以賢人有為[4],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王弼
天下神器,何嘗有為?以湛然常寂,聽其天然生化,隨機靜動,故不成為也。有為必敗於性,有著必失於命。不為不著,性命常存。是以賢人修身,必稱去甚而無妄心,去奢而無繁華之心,去泰而無勝心,心既無而一身無不天然。
註釋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
2.天下萬物,相反相成,隻要適其性,順其道,才氣恰當時,從而獲得水到渠成的有為之治。
[4]有為:適應天然,不勉強為之。
想管理天下而強行動之,我看他達不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