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言所挾非所求也,淵深而魚藏,行路之好,是陸地求魚,猶孟子所謂「緣木」也。雖又芳餌,意何所為。故求材必於大匠之門,取貨必於五都之市。(以上《樂府公理》卷三)
子桓筆姿輕俊,能轉能藏,是其所優。轉則變宕不恒,藏則含蘊無儘。其源出於《十九首》,淡逸處彌佳。樂府雄渾之調,非其本長,間學孟德。惟《大牆上蒿》、《豔歌何嘗》二首,諧臻其極,愈多局張之跡。氣不充,故局;力不及,故張。然極其體量,亦克赴之。至於豐神婉合,掩映多姿,覺亦擅獨造之勝。魏文帝詩如西子捧心,俛首不言,而回眸動盼,不過不幸之緒。傾國傾城,在絕代才子,本偶然動聽,人自不能定情耳。
《月重輪行》名言古調。
《於玄武陂作》柳垂有色,色美在重,羣鳥有聲,聲美非一。水光眾多,與風澹盪。佳處全在活潑。寫景如不活潑,不如其已。
《代劉勳妻王氏雜詩》二首([翩翩牀前帳]篇)此章心傷斷絕,借物形己。([誰言去婦薄]篇)此章拳拳不忘,情懷忠誠。初不言司馬氏女,略露怨懟,甚得脾氣之正,語不須琢,婉曲纏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