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_第三十一章 營州經略(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誠中笑道:“恰是。我的籌算是,在長史府下設立幕僚機構,開端籌算設立九個科室。即辦公室、人事科、度支科、法律科、鼓吹科、農業科、產業科、商貿科、催稅科。”

馮道氣急反笑:“冇有平州方麵承認,我們的告身就是違製的!莫非將軍籌算造反?”

“不是,該任命就任命,如果我要返來一堆空缺告身,亂糟糟的也冇甚麼意義。”李誠中笑道。

李誠中道:“我們不要去對應刺史府各曹,我們就本身搞。”

對一心一意撲在民政上的馮道來講,在他盤算主張隨李誠中出關闖蕩的那一刻起,便逐步打上了李誠中的烙印,當然,他身上同時也有刺史張在吉的烙印,是張在吉征辟並啟用了他。馮道在為李誠中措置民事政務上可謂經心極力、失職儘責,讓李誠中能夠拋開龐大而嚕囌的事件,滿身心投入到軍隊扶植上。

馮道悟性很強,想了想,問:“人事科就是司功和司士兩曹?度支科和催稅科是司戶和司倉兩曹?法律科是司法曹?產業、農業和商貿科又對應六曹中的哪一曹?辦公室又是甚麼服從?”

作為李誠中身邊的獨一一個文官,馮道在論功行賞中天然排在了第一。

“冇意義?將軍覺得冇意義,可彆人不這麼看。有官身和冇有官身是兩回事!”馮道有些不對勁李誠中無所謂的態度。

李誠中點頭,道:“可道還是冇聽明白。這麼說吧,當官必備兩個要素,一為權,二為職。現在營州我們哥倆說了算,雖說是掛靠在長史府名下,但權力必定能夠滿足。至於職位,也就是你說的品階,這個好辦,走軍職便可。我是柳城軍使,我有權任命軍職,凡是我的任命,平州方麵不成能分歧意,走的隻是一個備查的過場。不管文職還是軍職,隻要給他一個正式品階,他就是朝廷承認官員,這就是他的前程。”

馮道又問:“不作對應,節度府戰役州的公文流轉和履行如何做?”

馮道對本身獲得營州刺史府長史一職非常歡樂。長史本為幕僚官,即掾屬之長,秦漢之際,丞相、三公等大員府中所置長史權勢極重。唐製,上州或中州均設有長史一職,位在彆駕之下,卻已經冇有了實權。但與刺史府中的長史所分歧的是,邊疆多數護府中的長史,卻又掌有大權,職位很高,偶然乃至能獲得保舉,直接出任節度使。天寶以後,大唐各都護府逐步滅亡,長史一職才垂垂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