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_第三十一章 營州經略(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馮道呆愣了好半天,終究回過味來了:“權由長史府出,職由軍中任免?”

馮道氣急反笑:“冇有平州方麵承認,我們的告身就是違製的!莫非將軍籌算造反?”

“冇有告身,就冇有體例任命正職屬官,莫非將軍籌算讓他們都在刺史府中為幕僚佐二?”

“誰說冇有官身?我們當然要給他們官身。”

馮道笑了:“你說的阿誰甚麼‘鼓吹科’和‘法律科’,是不是早就想好的?”

“我們本身來任命,本身來製作告身,何必非要從平州討要?不就是一頁帛紙麼?到時候束手束腳,很多事情冇體例措置。”

李誠中笑道:“恰是。我的籌算是,在長史府下設立幕僚機構,開端籌算設立九個科室。即辦公室、人事科、度支科、法律科、鼓吹科、農業科、產業科、商貿科、催稅科。”

李誠中道:“一年內不消考慮這個題目,節度府的賦稅催繳不會直接落到營州頭上,至於上繳平州的那一份,我已經和張刺史談妥,每年錢三萬貫、牛二百頭、羊兩千隻。”

彆的,李誠中又花了一萬貫,采辦了多量鋤頭、斧子、鐮刀、犁具等,這些都是馮道指定采辦的物質,李誠中現在有錢,買起來毫不鄙吝。為了滿足李誠中的采購,張在吉構造多量工匠開端打造,估計將在兩個月內分批送往柳城。

李誠中點頭:“就是這個意義。既然是長史府的幕僚,我們就不必遵循朝廷成例,因為長史府幕僚並不在朝廷官職體係內,為了避諱,我們能夠將這些官職和機構換個名字,如許的話,誰都說不出個不是來。”

李誠中點頭,道:“可道還是冇聽明白。這麼說吧,當官必備兩個要素,一為權,二為職。現在營州我們哥倆說了算,雖說是掛靠在長史府名下,但權力必定能夠滿足。至於職位,也就是你說的品階,這個好辦,走軍職便可。我是柳城軍使,我有權任命軍職,凡是我的任命,平州方麵不成能分歧意,走的隻是一個備查的過場。不管文職還是軍職,隻要給他一個正式品階,他就是朝廷承認官員,這就是他的前程。”

基於以上啟事,馮道的平州刺史府司士曹僅為八品小官。

對一心一意撲在民政上的馮道來講,在他盤算主張隨李誠中出關闖蕩的那一刻起,便逐步打上了李誠中的烙印,當然,他身上同時也有刺史張在吉的烙印,是張在吉征辟並啟用了他。馮道在為李誠中措置民事政務上可謂經心極力、失職儘責,讓李誠中能夠拋開龐大而嚕囌的事件,滿身心投入到軍隊扶植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