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璋是百濟汗青上一個傳奇:百濟威德王扶餘昌在位四十五年,垂死之際,王室旁支扶餘宣派人包抄王城,殺死威德王。威德王身後,他的弟弟扶餘季明即位,是為惠王。一年後,扶餘宣以討伐背叛之名攻入泗沘城,扶餘季明兵敗他殺。扶餘宣自主為王,大肆誅殺異己,是為法王。一年後,一個來改過羅的少年回到了泗沘城,並自稱是威德王的兒子扶餘璋。相傳扶餘璋是法王與宮女所生,在宮廷政變中逃往新羅,以賣白薯為生,又被稱為薯童。扶餘璋長於製作精彩的器物,是以有了出入新羅王宮的機遇,並與新羅真平王的三女兒善花公主結識。厥後扶餘璋與善花公主私奔被髮明,扶餘璋逃回百濟,善花公主也因幫忙扶餘泰逃回百濟而遭放逐。善花公主逃到百濟後,得知他是威德王的第四子,便以隋朝販子的身份幫忙扶餘璋規複身份。在善花公主的幫忙下,扶餘璋聯絡朝中舊部,再次策動政變,攻入王宮。扶餘宣見局勢已去,拔劍自刎。
元鼎也跟著爬了上去,與沙吒相如並肩而立,極目遠眺——白皚皚起伏的山巒前麵,一座巍峨的高台拔地而起,環繞在高台核心的是一座灰色山城。山城城牆依山勢而建,險要處設有望樓,紅玄色的百濟大旗在山城上方獵獵飄蕩。
兩人躍下山石,轉過一個山坡,持續踏雪前行。不久,一座小巧精美的寺廟便映入視線。說是寺廟,實在隻要一座製作在半人高石台上的正殿,簷下掛著一塊牌匾,上書“皋蘭寺”三個漢字。正殿側麵是一座飛簷古亭,亭前牌匾上書“皋蘭亭”三個漢字。
百濟,扶蘇山。
“扶蘇山城,泗沘城的流派!”沙吒相如不無高傲道,接著又朝山城絕頂那座高台道,“那邊,就是全百濟最高的處所,也是百濟最奧秘的行宮——鳳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