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_(二)、亂世梟雄――清太宗皇太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揮軍北上,征撫索倫

因為精力耐久處於嚴峻狀況,嚴峻地侵害了皇太極的安康,從崇德五年(1640年)起,病況幾次產生。崇德六年(1641年)玄月,皇太極寵嬖的宸妃病亡,他極其哀思,一向朝思暮想,導致情誌不舒,痰火上升,頭暈目炫。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在瀋陽皇宮東暖閣寢宮猝然中風而亡,未能實現篡奪天下政權的夙願。

在此期間,皇太極持續嚮明打擊,曾四次繞過山海關,深切明朝本地,大肆劫掠騷擾,減弱和耗損明朝的氣力。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以蒙古軍為領導,親率雄師,從龍井關、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繞到河北,直撲明朝都城北京。使明京師震驚。明督師袁崇煥聞訊,急率錦州總兵祖大壽等自山海關奔馳入援。皇太極以為袁崇煥在職,關外諸城難攻,便巧施反間計讒諂袁崇煥。時皇太極屯兵南海子,先是俘獲明朝寺人二人,後又命人故作私語,讓兩寺人聽真,說皇太極與袁崇煥有密約,然後暗縱兩寺人歸去。寺人回報崇禎帝,生性多疑的崇禎帝將袁崇煥下獄,終究自毀長城,正法了袁崇煥。此次皇太極統兵入塞,前後霸占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次年自率雄師退還盛京,而留阿敏等駐守關內四城。不久,關內四城被明軍光複,阿敏率殘兵敗將逃歸。

仿照明朝軌製建立吏、戶、禮、工、刑、兵六部;打消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按月分值,同時,設立“八大臣”、“十六大臣”與諸王貝勒共同參政議政;天聰五年十仲春,皇太極根據禮部參政李伯龍的建議將原朝賀時大貝勒與皇太極並列而坐的體製,改成皇太極一人南麵中坐,“以昭至尊之體”。

3)、雄師西進,三征蒙古

後金天聰7、八年間(1633-1634年),明朝叛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前後帆海來降,大為加強了後金的氣力,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又命阿濟格等入長城,破昌平,焚天壽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後繞過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獲人丁牲口十八萬。明朝督師張鳳翼等皆按兵不敢戰,聽憑清兵安閒退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