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_第六十三章 吃飯是最大的治國之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盧德明嘖嘖兩聲:“治國之道,豈是如此粗鄙,顧先生若不懂甚麼是治國,就不要議論,也免得徒增笑資。”

梁貞語塞,臉憋得通紅。

朱標凝眸,深深看著顧正臣。

可轉眼之間。

顧正臣說得冇錯,用飯纔是最大的治國題目。

李希顏嗬嗬笑了笑,走向中庭,對月思考半晌,當真地說:“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治國一道,當識民惟國本,本固邦寧。陛下建國以來,重民生,興水利,固國本,纔有本日國泰民安之大局……”

治國之道,如何能夠與寬嚴、刑德無關?

李希顏深吸一口氣,這個顧正臣不簡樸啊,將龐大的治國之道,簡化為用飯二字,雖不敷以處理統統題目,但不得不承認,若當真讓統統百姓吃得飽飯,大部分題目都將迎刃而解!

如此之人,怎可居太子一側!

顧正臣看向世人,直言道:“你們諸位的治國之論皆是字字珠璣,令人佩服。隻是我有點分歧的觀點,治國的目標是甚麼?是國泰民安,是亂世雄圖,還是基業永存?治國一道,是寬,是嚴,是刑,是德,在我看來,並無太大乾係!”

梁貞頓時笑出聲來:“嗬,聽聽,這算甚麼說辭,太子殿下,如此之人,豈能坐在東宮中秋宴會之上,當叉出去!”

噗!

世人迷惑。

朱標深覺得然。

“徹夜月明人儘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困難?

顧正臣清楚,朱標說的是“王朝不朽、鼎祚永延”的困難,這件事本身隻給朱元璋說過,看來老朱曾與朱標會商過本身,提及過大中橋的事。

那意義是說,你有啥本領就亮出來,冇本領,就自發點讓開位置,彆丟人現眼。

李希顏不言,目光盯在顧正臣臉上。

顧正臣看向梁貞,冷冷地說:“我坐在這裡的資格,不是我具有的,而是太子殿下給的。梁來賓彷彿以為,你能在此處,端賴你的才氣與學問?”

在這一刻,朱標的認知產生了碰撞,有了迷惑與不安。

梁貞神采烏青。

朱標看著顧正臣,緩緩說道:“顧先生,東西也吃了,桂花酒也喝了,是不是應當說說你心中的治國之道了,莫要健忘了你出的那道困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