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_第六十三章 吃飯是最大的治國之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治國之道,如何能夠與寬嚴、刑德無關?

顧正臣微微點頭:“決定王朝之興衰,社稷之存亡的,是德政嗎?不是!是科罰嗎?也不是。不管寬鬆還是嚴苛,都非是決定王朝鼎祚的關頭。依我之見,大明的治國之道,就兩個字:用飯!”

朱標凝眸,深深看著顧正臣。

顧正臣起家,對朱標輕施一禮,走至中庭當中,正色道:“我說了,我冇甚麼好的治國之道。隻是受太子聘請而來,又坐於太子之右,若不說個一二,你們質疑我的學問無所謂,如果質疑太子的目光,倒是我的罪惡。既如此,那我就說幾句吧。”

李希顏深吸一口氣,這個顧正臣不簡樸啊,將龐大的治國之道,簡化為用飯二字,雖不敷以處理統統題目,但不得不承認,若當真讓統統百姓吃得飽飯,大部分題目都將迎刃而解!

梁貞咬牙切齒,太子啊,你這都請的甚麼人,就一吃貨,邀他來這裡何為,不是粉碎氛圍嗎?

梁貞神采烏青。

“施政以德,收攬萬民之心。萬民順服,堯舜亂世將至……德為大器,匡民氣,夯社稷之基!如此施政,當是天下之幸!”

“翻遍史乘,諸位應看到,曆朝曆代當中,冇有百姓參與的造反,成不了氣候。而迫使百姓造反的本源,就是冇飯吃!百姓不會在乎君主采納的是寬仁還是嚴苛之策,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安穩過日子。隻要讓他們有飯吃,他們就以為天子是聖明的君主,是仁慈的君主!”

顧正臣拿脫手帕擦了擦嘴與手,終究吃飽了,太子也真是寒酸,你不宴客用飯,好歹等我用過晚餐再來請,就這幾個瓜幾個餅,算甚麼中秋宴……

張昌點頭:“用飯就是治國,真是貽笑風雅。”

“是極,是極。”

梁貞看著自顧自吃東西,毫無教養的顧正臣:“顧先生覺得王來賓所言如何?”

不對,貴族不就應當逼迫百姓,百姓不就應當扶養貴族嗎?

朱標不得不承認,老百姓彷彿被出售了。

又不對,如果如此,大明和元朝又有甚麼辨彆?

盧德明站出來痛斥:“胡說八道,不知所雲!”

朱標深覺得然。

困難?

分歧主張,分歧觀點,在滿月東宮中暢談碰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