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皋撫須道:“老弟為歸德令,曾說過一句話‘功成不必在我’。本輔竊覺得這一句不但是謀身謀國之道,並且聖賢之學儘在此中。”
眾官員聞此紛繁燃燒燭火,然厥後至禦橋邊等侯。
田義,陳矩等無不叩首言道。
此中弊端能夠參考汗青上的火耗歸公,不過林延潮不會當即動手此事。
對於天子聖旨以為有不鐺鐺處,宰相能夠回絕履行!
竟然有如此兒戲之事。
李俊道:“趙老先生已是病重,將統統閣務都交由兩位閣老決計。再說此事急如星火,一來一去已來不及了。”
八人齊抬大轎內,林延潮正在秉燭修改公文。
說完林延潮雙手捧旨道:“請轉告陛下,臣萬死不敢奉詔!此旨封還陛下!”
後天又向戶部要錢兩千四百萬兩。
四人對望一眼,左侍郎馮琦上前稟道:“回稟閣老,我們幾位議了一陣,覺得有二等,一是在皇極殿舊址上重新搭建棚屋,覺得替代。二是將冊封典禮一併移至文華殿停止,統統典禮從簡。”
合座官員都說不出話。
沈一貫言道:“依沈某一管之見一併移至文華殿能夠節用,且古禮甚為龐大,還是從簡為佳。但搭建屋棚再行大典,也是完整之意,此亦可。不知次輔意下如何?”
世人又議了數件事,將大典流程擬成奏本,再一併合奏。合法議得差未幾時,中書官李俊帶著大一票人急倉促抵至。
林延潮道:“元輔切勿這麼說,當年張文忠公因奪情之事杖責趙,吳二位,百官皆不敢仗義直言,唯獨公與新建出麵,遐想當年公之風采,鄙人本日想起仍然神馳。”
動靜傳至慈慶宮,皇宗子喜極而泣,孫承宗,李廷機等人也陪著皇宗子冷靜墮淚。
婁山關大勝,楊應龍授首,指日可待。
天子聞言接過奏本看過,但聽鄭貴妃哭聲欲響。
有了趙誌皋的這一番話,林延潮決定給天子寫密揭。
而之前林延潮給張位的西班牙銀幣,被稱為十字銀幣。
眼下雖說趙至皋仍居首輔之位,但他已是回籍,實際上林延潮以次輔執首輔之事。
鄒元標道:“誒,我舉林侯官入閣乃是出自公心,豈是出於權位之私相授受之意。”
天子看完林延潮的奏本,又看了典禮草案,雖說統統從簡,儉仆用度,但其他無不完整。
授寶時本來當由首輔趙誌皋轉交給太子,但趙誌皋因病在家,因而改由次輔林延潮授寶。
東林書院已辦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