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楊應龍連戰連敗,明軍以劉綎部最為勇猛,其魯密銃已是大範圍設備於駐朝明軍,並在第二次平倭之戰中大顯技藝,此番又用於楊應龍身上。

因而趙誌皋的辭疏冇有通過。

這才稍歇了一會。

隨即宮門開啟,林延潮又換乘步輦直入宮中。

趙誌皋聽林延潮提及當年他與張位仗義為趙用賢,吳中行討情之事,渾濁的目光中暴露一絲亮色,似想起來二十年前那敢烏紗一擲在地,也要秉公上疏的本身。

同時各部衙門也在籌辦皇宗子冊立之事。

這時朝廷用李化龍為湖廣,四川,雲南貴州總督,合數省之力圍殲。明軍調派朝鮮之戰多次奇功的劉綎,麻貴為將,從朝鮮行路數千裡入播州平叛。

“同是內閣大臣,昔日有權有勢,百官則爭相趨附他以圖晉升官職。本日則欺人大哥,百官即爭相進犯以圖申明,本輔到底是老驥還是神龜一目了安。至於皇上……宗海,說一句話不為人臣的話,皇上至今不立國本,何嘗有將我等輔臣的難處放在眼底。現在更已是將此當作了買賣來為之。”

眾弟子都是非常佩服,人家都是嫌官升得太慢,唯獨林延潮則是驚駭升得太快,在此唯有感慨一句,我的恩師實在太妥當了。

最後於密揭當中,林延潮再三懇請天子早慮大臣之言,冊立太子。

看來林延潮此次輔當得也不過如此,果然有當年申時行那和事佬的風采。

趙誌皋歎道:“雖說老驥伏櫪,誌在千裡,但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沿途百姓目睹天顏無不打動。而上天因天子誠信打動,蒲月時果然下了雨。

眾官員聞此紛繁燃燒燭火,然厥後至禦橋邊等侯。

倭國的石見銀山正值當打之年,年產白銀百萬兩,僅一個石見銀山即即是明日貿易總和。

此中弊端能夠參考汗青上的火耗歸公,不過林延潮不會當即動手此事。

同時廷議九卿分歧決定冊立聖旨詔告萬民後,再停止大赦天下。

卻說林延潮給天子上密揭之前,趙誌皋與林延潮在內閣裡曾有一番‘敞高興扉’的說話。

中書官李俊雙手捧旨,林延潮取來一看。

趙南星道:“這一次林侯官入閣,山長為此中馳驅著力甚多,眼下也是到了林侯官投桃報李的時候了。”

“宗海,皇上要的,本輔給不了。但是老弟一旦上疏,卻必定有效。故而本輔懇請老弟辦成此事。”

趙誌皋寫信感激林延潮,在本身回籍的時候,還給了他如此一個名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