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下皇宗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時,林延潮親目睹到皇宗子臉上湧過龐大的神采,此中表情實難以言明。
鄭貴妃道:“後宮美人三千,臣妾得陛下一語如此,此生夫複何求。陛下情意臣妾已是瞭然,其他統統皆由陛下決計好了。”
但見禦河邊,年青官員與一旁談著品德文章,朝廷人事的官員顯得格格不入。
蒲月時,已解纜返鄉的趙誌皋進中極殿大學士,加官太子太師正一品。
趙南星道:“淮督這幾年治河確切卓有政績,並且又誘殺稅使陳增,實是我輩中人,但他與林侯官夙來反麵,推舉他入閣,怕林侯官不肯。”
世人聞此一併稱是。
而明朝一兩白銀則為三十七克,一兩銀子相稱於厥後的一塊五美圓,也就是說七銀三銅所製的萬曆銀元等價為一塊五美圓,此中利差就是鑄幣稅。
竟然有如此兒戲之事。
林延潮道:“沈閣老之言可謂萬全之策,從簡也是從權從宜,眼下距冊立之期緊急之至,再搭蓋屋棚已來不及,且轟動宮裡也是不當,那麼就一併移至文華殿停止吧。”
同時各部衙門也在籌辦皇宗子冊立之事。
官員們大聲議論著。明軍在朝鮮兩敗倭寇,倭人乞降,歲貢百萬白銀。
趙誌皋撫須道:“老弟為歸德令,曾說過一句話‘功成不必在我’。本輔竊覺得這一句不但是謀身謀國之道,並且聖賢之學儘在此中。”
忽聞聖旨抵府,林延潮讀聖旨時但見雖隻要短短幾個字,但心底仍不堪衝動。
林延潮點了點頭,將政務先推至一邊,從王衡手裡接過鄒元標的信看了一遍不由皺眉。
田義,陳矩二人則跪在一旁。
這時候一向不說話的顧憲成出聲道:“蘭溪、四明木偶也、山陰、新建嬰兒罷了,吾覺得朝中唯足所慮者獨侯官一人。”
東林書院已辦近十年。
林延潮道:“元輔切勿這麼說,當年張文忠公因奪情之事杖責趙,吳二位,百官皆不敢仗義直言,唯獨公與新建出麵,遐想當年公之風采,鄙人本日想起仍然神馳。”
授寶時本來當由首輔趙誌皋轉交給太子,但趙誌皋因病在家,因而改由次輔林延潮授寶。
沿途百姓目睹天顏無不打動。而上天因天子誠信打動,蒲月時果然下了雨。
終究天子下定決計。
Ps:這兩章查證吉利大學宋立傑所作論文《理身理國:沈一貫研討》較多。
聞此戰大勝,朝中大臣無不揚眉吐氣。天子龍顏大悅連連下旨嘉獎火線將士,亦賜林延潮步輦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