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_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副凱旋將帥的神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楚人皆讚之。”張居正道。

“陳其學老成慎重,隻知襲故套,不敢越雷池一步,合適存翁的胃口。”張居正苦笑說。隆慶二年因石州淪陷,宣大總督王之誥回籍聽勘,徐階發起起用陳其學接任。

“一部兩侍郎,乃祖製,豈可擅變!”溫純大聲抗議道。

“甚好!居正早就傳聞,王崇古慷慨有奇氣,喜談兵事,知諸邊厄塞,善韜略,他任寧夏巡撫、三邊總督這些年,北虜屢殘他鎮,寧夏獨完。調他任宣大總督,最合適不過!”張居正欣喜道,又問,“那麼王崇古遺缺誰可補之,玄翁有人選嗎?”

“叔大有甚話,說嘛!”高拱催促道。

高拱看出來了,皇上不肯他與科道爭論,遂持續陳奏:“臣又思之,養才雖足以備用,然獎懲不明,何故儘人力?體恤不周,何故儘民氣?故臣又擬獎懲辦法多少,倶載於疏中,不再瀆擾聖聽。”他又躬身一揖,“臣受皇上眷任,誓圖報稱,見得邊事廢弛,必須得人乃可振起,而用人不得其道如此,若今不為之改製革新,恐因循愈久愈難清算,故特為我皇長進言,以濟目前之急;預為儲養,以備他日之用。安攘之計,或莫先於此。伏望聖明裁斷,不堪幸甚!”

吏科給事中戴鳳翔大步出列,道:“啟稟陛下:祖宗成憲,巡撫或以佈政使升遷,或以京堂外放,兵備道還要升按察使、佈政使方可升巡撫,高閣老所言,與祖製分歧。”

“皇上,臣觀兵部侍郎與他部一樣,也設二員。近年既稱邊關多事,而官則如舊,乃至於巡閱邊事,要臨時抽調他官,或遇邊方總督員缺,也常常臨時以他官調任。補於東又缺於西,且道途悠遠,動經歲時不得履任,門庭告急之事,無報酬禦。臣愚,誠中夜以思,宜於兵部添設侍郎二員,或在部協理部務,或巡閱邊務,或遇邊方總督員缺,即敏捷以一人往,可朝發夕至。因其出入中外,經曆既深,凡兵事與邊關險隘、虜情緩急、將領賢否、士馬強弱,皆巳曉暢諳熟,方略素定,遇有尚書員缺,即以其資深者補之。”

張居正道:“玄翁可謂遠慮。”

高拱俄然一聲恥笑:“嗬!叔大的恩師做的功德!”見張居正投以不解的目光,他解釋道,“記得那年因三邊總督陳其學無威略,致三鎮損兵折將,方告急升寧夏巡撫王崇當代替之。不知何故,這陳其學回籍聽勘一年多,竟然被你的徐教員薦為宣大總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