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_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副凱旋將帥的神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高拱俄然一聲恥笑:“嗬!叔大的恩師做的功德!”見張居正投以不解的目光,他解釋道,“記得那年因三邊總督陳其學無威略,致三鎮損兵折將,方告急升寧夏巡撫王崇當代替之。不知何故,這陳其學回籍聽勘一年多,竟然被你的徐教員薦為宣大總督。”

“高先生說的是!”皇上以讚美的腔調道。

張居正道:“玄翁可謂遠慮。”

高拱看出來了,皇上不肯他與科道爭論,遂持續陳奏:“臣又思之,養才雖足以備用,然獎懲不明,何故儘人力?體恤不周,何故儘民氣?故臣又擬獎懲辦法多少,倶載於疏中,不再瀆擾聖聽。”他又躬身一揖,“臣受皇上眷任,誓圖報稱,見得邊事廢弛,必須得人乃可振起,而用人不得其道如此,若今不為之改製革新,恐因循愈久愈難清算,故特為我皇長進言,以濟目前之急;預為儲養,以備他日之用。安攘之計,或莫先於此。伏望聖明裁斷,不堪幸甚!”

皇上正專注地傳聞,被二人打斷,不由皺眉,見高拱神采陰沉下來,欲回嘴,便伸手擺了擺,攔住他,問:“高先生剛纔所說時出時入,何意?”

皇上佯裝冇有聽到,歡暢地說:“嗯,高先生說的是,如此,則兵事得人,邊務有濟!”

兵科都給事中溫純一晃拳頭:“他大權在握,你不想乾了?走著瞧就是了。”

張居正看了一眼,笑了起來,道:“哈哈哈,玄翁知我。恰是王之誥。他是居正的親家,但內舉不避親,王之誥做三邊總督,合適。”

皇上坐直身子,款款道:“兵事至重,人纔可貴,必博求預蓄,乃可濟用。高先生處畫周悉,具見為國忠猷,都依擬行!”說完,做起家狀,鴻臚寺讚禮官一看,忙高唱一聲:“散朝——”

“一部兩侍郎,乃祖製,豈可擅變!”溫純大聲抗議道。

“高先生奏來!”皇上抖擻起精力,大聲道。

高拱緩緩道:“臣有《議處本兵及邊方督撫兵備之臣以裨安攘大計疏》一道,今將方法,麵陳皇上。”不等皇上迴應,就說開了,語速不知不覺加快了,“二三十年來,邊關多事,調劑難堪,兵部之任尤重。可臣親眼所睹,總督每遇員缺,惶惑求索,不得其人,莫非真是國度乏才?非也!實因無儲養之道而至!”他頓了頓,俄然提大聲了調道,“兵乃專門之學,非大家皆能者。若用非其才,固不能濟事,若養之不素,雖有其才,猶無濟於事。可兵部官員,卻與他部無彆,不擇其人,泛然以用,今將他官調兵部,明將兵部之官遷他處,人無固誌,視為傳舍,不肯用心於所職,如此,非惟無以備他日之用,而目下履職,亦有不當者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