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學,大部分同窗都回家了,課堂裡剩下一些中午不回家的同窗。廖明因家住得太遠,高二後他中午都不回家,每天帶午餐來校,常常是兩、三個饅頭加鹹菜打午餐。
在粉店裡,三個年青人高歡暢興地圍坐在圓桌旁,各自捧著一碗素湯粉、脫手撕碎油條將它泡在粉湯裡,邊吃邊聊了起來。三言兩語,他們的話題又轉到對“我為大家,人報酬我”的觀點和熟諳上。畢自強與何秋霖所持的觀點有所分歧,為此,兩人還“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了一場狠惡的辯論。
黌舍訂麵街上,有一家門臉不大的國營米粉店。不一會兒,那兒就呈現了畢自強、葉叢文、何秋霖三人的身影。
“我說呀,你們倆說的都有事理。”葉叢文見他倆爭得麵紅耳赤,誰也壓服不了誰,便冒出來摻沙子、和稀泥了。他眸子子一轉,笑道:“哎,你們曉得‘我為大家,人報酬我’這句話的出處嗎?”
三個年青人各自將瓷碗裡的湯粉吃得乾清乾淨,乃至連一丁點粉渣也冇剩下。十七歲,這是一個有著大胃王的春秋;當然,也是一個具有豪情和胡想的春秋。
“你曉得?”畢自強反問道。
“那你就跟著去唄!”何秋霖正趴在課桌上趕寫功課,頭也不抬地說道:“不過嘛……”
“班長,”畢自強顛末廖明身邊時,衝著他號召道:“一起去吃粉嗎?”
“高,實在是高!”畢自強哭笑不得,豎起大拇指,來了一句電影《隧道戰》裡的台詞。
“開路!”葉叢文洋洋對勁地拽著何秋霖往課堂外走,轉頭向坐位上的畢自強招手:“老畢,跟上!”
“哎,‘四眼’,”畢自強見葉叢文離座欲走,便一把扯住他,說道:“中午‘瘦子’請我吃米粉,你也一起去吧。”
“你真牛,把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名句抄到作文裡,竟然還能獲得教員的賞識,讓我太佩服你呀!”畢自強用胳膊肘兒捅了捅葉叢文的腰際,心折口服地誇獎道:“唉,不平不可呀,你不愧是我們班的文魁!”
“素粉就素粉,有得吃就好!”葉叢文轉怒為喜,樂顛顛地拍起何秋霖的肩膀,催促道:“我說你就彆寫了。我肚子都唱起‘空城計’了。走,先吃東西返來再說吧!”
畢自強外號叫“老畢”;何秋霖外號叫“瘦子”;葉叢文外號叫“四眼”。在班上,畢、何、葉三人是多年死黨。畢自強和何秋霖是市機器廠後輩,葉叢文家住《綠城晚報》社。凡是,中午他們都是不留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