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_7|捉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父母過身後,他們兄妹一向是相依為命,共同熬過了守孝這幾年。桓淩在祖父麵前還能據理力圖,對著元娘卻不由得放低了聲音,暖和地問:“元娘,你可曉得宮中為周王選妃之事?你年紀已到了,若留在京裡不免要進宮應選,不如大哥這就送你到武平結婚……”

他最後看了mm一眼,便起家排闥而去,衣襬帶起肅肅風聲,再不轉頭。

他一個當代人,對父母之命的婚姻向來就冇甚麼好感,隻當是任務,不得不擔罷了。何況他這輩子隻見過桓女人幾麵,見麵時對方還都是個小門生模樣,誰培養得出豪情來?

要不是四周有人,宋時真想高唱一段《劉巧兒》,抒發一下反對包辦婚姻的豪情。

從當時起,他們的間隔就越拉越遠。

“我回籍途中,去了趟宋家。”他臉上彷彿帶著一起隨行的風霜,倉促行了一禮,抬眼看向座上的人:“祖父是不是早盤算主張要將元娘送入宮了?”

和身為皇宗子、權勢無窮的周王比,你能對勁麼?祖父與叔伯們能對勁麼?

桓淩筆挺地站在他麵前,聲音壓得略沉,眼中隱含著不易發覺的怒意:“祖父,宋家這樁婚事是父親在時親身訂下的,怎能說退就退?當初父親過世,宋三弟是跟著守滿了五七的!宋父執外放這幾年也從未放下過我們家,年年冬夏都有禮品進京。元娘守了四年多的孝,宋三弟比她還大兩歲,早該結婚的人,就一語不發地等了我們四年……”

隻養得出大步走向派出所的憂愁罷了!

桓淩的神采垂垂沉重,冷靜歎了一聲。

訂婚的手劄和八字都在家裡收著,宋舉人就先寫了份退婚文書,又寫信給家裡,叫樊夫人把當初桓先生寫給他的手劄退歸去。

“孫兒不敢。”桓淩半步不退地立在他麵前,垂眸答道:“但宋時是父親最愛重的弟子,熟讀經史、才學過人,又是賢孝和睦之人――祖父不也曾誇他是佳兒麼?我實在不知,家裡另有甚麼原因必然要退親!”

他叫人收起手劄,回身走到宋時身邊,神采古怪地湊上去,低聲道:“這段婚事遲誤了宋賢弟幾年芳華,也無怪賢弟愛尋些非常的樂子。我本日是有備而來,不但要賠償令尊一段平坦宦途,更要賠償賢弟一名你敬愛的絕色才子。”

他深深吸了口氣,踏進了mm的屋子裡。

至於運營商店,與工匠、販子來往,更能說不是甚麼光榮的事。

他叫人托出宋舉人與桓先生訂婚的手劄,以及一枚宋舉人當作聘禮送去的漢玉佩,拱手道:“我家已將聘書、聘禮退還,請大人也將先叔父的手劄還予我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