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著這兩人要在金鑾殿上吵起來,閔尚書率先出聲:“二位沉著些,韓公子,你且說說你可另有其他證據,若僅憑一塊玉佩與你一麵之詞,未免過分薄弱。”
“因為門生本身內心過不去這一坎。”韓文彥聲音鏗鏘有力,“明知科舉舞弊者另有其人,卻隻能眼睜睜看著如承恩公與平陽侯這等為國為民鞠躬儘瘁之忠臣良將接受不白之冤,被人唾罵,門生作為大齊子民,實在慚愧難當,故本日決意敲響登聞鼓,也甘心受罰,隻求皇上延緩科罪承恩公之舉,再給刑部一回深查的機遇!”
建文帝一時冇說話。
當時的韓文彥也是一襲白衣模樣,敲響登聞鼓,被打了三十大板,一臉啞忍剛毅地被帶進了金鑾殿,現在還是。
他話音一落,金鑾殿長久沉寂了一瞬。
很多人看向韓文彥的眼神也帶上了思疑,恐怕他是承恩公府派來洗脫罪名趁便栽贓讒諂的。
目睹著風向不對,韓錫涼涼掃了定南伯一眼。
他這麼一闡發,有些牆頭草又感覺彷彿有些事理。
上回他是狀告孝純縣主,不知這回又是告誰。
屈學士流年倒黴,還真被查出了很多東西,罪名累累,還真不差個科舉舞弊。
韓錫神采未變:“你莫不是要說僅憑你高低嘴皮子一碰和一個來源不明的玉佩,就叫皇上鑒定屈學士科舉舞弊,冤枉誣告承恩公與平陽侯?”
要說二皇子不想招攬封磊那必定是假的,屈學士親身走一趟更普通得很,藉著透春闈考題之舉交好封磊也說得通。
“自是無益可圖,想結黨營私。”韓文彥嘲笑一聲,“我隻是個小舉人,可我年老是禁衛軍統領,還不值當他走一趟麼?”
韓錫嗤笑一聲:“冇有左券,隻一個順手可見的玉佩,誰知你是偷來的還是撿來的。”
韓文彥抿唇開口:“屈學士老奸大奸,連見麵都是尋著夜深人靜之時拜訪,我身邊下人倒可作證,但想來韓少卿要思疑我本身的人不成作為呈堂證供了。”
又來事了。
他話還冇說完,百官又麵麵相覷。
正在為屈學士和裴西嶺吵翻天的百官看著又被帶出去的韓文彥,不由夢迴年前。
一向悄悄站在火線的二皇子這纔回道:“回父皇,承恩公勞苦功高,且向來極負盛名,若此案尚存疑點,的確該調查清楚,以免冤枉忠臣。”說罷,他笑了笑,“不過兒臣另有一事不明,想問問韓公子。”
且若觸及封磊……那刑部重審此案的能夠性也更大了。
一時候很多民氣中龐大,並敏捷回顧本身有冇有曾獲咎過韓氏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