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主料的酸菜。
安國慶一貫喜好吃羊肉和血腸,專攻這兩樣。
鹹鮮的韭菜花配上酸菜,白肉,血腸和肥羊肥牛肉,才更能凸顯出肉的豐美,酸菜的酸脆。
肉類的挑選還多,還實惠。
彆的的配菜,便能夠隨便闡揚了。
這番讚美從自家老爸的嘴裡說出來,內裡的水分有多大實在是不消多說。
恰好湯鍋也已經沸騰了,螃蟹,蠣黃的美味跟著熱氣飄了一屋,將窗玻璃的霜花又蒙上了薄薄的一層。內裡的雪勢已經緩了下來,但雪花卻大了很多,風也更大了,院子裡幾近看不到甚麼行人,各家各戶的窗子裡人影浮動,彷彿也都在籌辦著大年月朔的晚宴。
安國慶和李綵鳳吃著吃著就開端想起他們小時候,家裡餬口困難,隻能比及過年的時候才吃得上幾頓好的。他們印象中最深切的一次吃火鍋的影象便是兩人新婚後不久,正趕上安國慶過生日,李綵鳳為了給他好好過個生日,真是費了很多的心機。當時物質供應還很緊缺,甚麼都是憑票供應,那頓火鍋也是吃得相稱的寒酸,酸菜多,肉少,油也少得不幸,就連粉絲和凍豆腐也是湊拚集合,緊緊巴巴,但是那種幸運暖和的味道一向讓安國慶和李綵鳳至今難忘。
做酸菜火鍋,一個講究的是肥,一個講究的是鮮。
傳統的酸菜火鍋蘸料裡最具特性的,也是需求可少的一味調料要算韭菜花。
起首是傳統的配菜——凍豆腐。
“也是那會兒東西少,人也年青,吃甚麼都香。”安國慶捏著酒杯看著劈麵的幾個少年,搖點頭感慨著,“現在可不可嘍,年紀大了,吃甚麼都不如那會兒那麼香了。”
安但是是絕對不挑食,花心得很,每樣兼顧,樣樣不落。
家裡有節前就籌辦好的魚丸,肉丸,裝上兩盤。
李綵鳳偏疼牛肉、大蝦和蘑菇。
煮好的豬肉塊撈出,晾涼,切成薄厚適中的肉片。大部分的油脂都已經化在了湯底當中,煮到這個程度的五花肉才真正稱得上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吃上一片,實足的解饞。
安然一聽“憶苦思甜”這個詞就又想笑,不過頓時用力咬著嘴唇忍住了,不然害臊的老媽非得惱羞成怒不成。
以是,春季的時候,安然乾脆就買了大量的新奇的韭菜花,在圖書館裡翻找了很多的食譜,比較來比較去,找了一個看著最靠譜的方劑,一絲不苟的按著配方嚴格操縱製成。過後顛末安國慶的品鑒後,獲得大力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