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硯田此時已經完整沉入到這篇詞中了,過了好久,他幽幽地抬起腦袋來,帶著幾分幽怨自言自語:“為甚麼,這麼合適的詞,不是我寫出來的……”
恰同窗少年,風華正茂;墨客意氣,揮斥方遒。
這幾句話,把太祖當時的墨客意氣,表示得淋漓儘致。
李晨燦本身的書法不咋樣,不過這個時空的身軀,有著一手中等偏上的好字,當然也就變成了他的。
王闓運門下,出了多少大人物?李雲霄、楊度、楊銳、劉光第、齊白石……當時一群師生們,剛好趕上王闓運回到中南,杏壇講學、洙泗誦書,師生們春賞湘江桃浪,秋看麓山紅葉,與湘綺師扳談辯論,徹夜徹談幾千年興衰……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吳川和吳硯田都能夠感遭到這此中充滿的氣勢。
這類感受實在是太悲忿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