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傳來悶雷聲。謝一揚昂首看天,陰雲密佈,但氣候預報說徹夜無雨。他回身走向汽車,俄然聞聲身後有人喊:“這軌如何這麼輕?“
年長的烏克蘭人顫抖著戴上耐熱手套,從冷卻中的鋼坯上切下試樣。便攜式檢測儀收回滴滴聲,他盯著讀數,俄然用俄語謾罵起來。
“陳廠長,您肯定要這麼做?“工程師老趙湊過來,聲音壓得極低,“特種鋼軌的配方是部裡定的,擅自竄改……“
3月20日,揚帆大廈集會室
“陳廠長,久等了。“謝一揚淺笑著遞來一支萬寶路,火星在鋼水映照下顯很多餘。他轉向烏克蘭人,“瓦列裡傳授,請驗收你們的作品。“
“軍方要采購我們的特種鋼?“謝一揚盯著來訪的軍官,對方肩章上的將星讓他太陽穴突突直跳。
台下專家們交頭接耳。鐵道部總工劉培生扶了扶眼鏡:“小謝啊,這個強度是不是太高了?鋼軌太硬會影響車輪摩擦係數……“
信封裡是揚帆實業“技術參謀“聘書,年薪一欄填著令人眩暈的數字。劉培生摸著信封裡硬邦邦的“附件“,緩緩點頭:“能夠小範圍試用。“
行車吊著料鬥隆隆駛過,將釩、鈦、铌等罕見金屬倒入沸騰的鋼水中。這些本該用於裝甲鋼的增加劑,現在正被摻入民用鋼軌的配方。陳衛國盯著腕錶——謝一揚說過,烏克蘭專家計算的最好合金化時候是142秒,多一秒都會影響晶界強度。
2月10日,鐵道部技術評審會
但汗青記得,1997年12月8日,京廣線信陽段,氣溫-18℃。一列滿載的貨運列車將在那段“天下搶先“的鋼軌上脫軌,形成42人滅亡,直接經濟喪失3.7億元。調查陳述將被列為絕密,因為鋼軌斷麵上的“揚帆-武鋼“字樣,牽涉到太多不成言說的奧妙。
謝一揚不緊不慢地翻開檔案夾:“王局,您女兒在悉尼大學的學費……“他推過一張照片,上麵是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賭場門口,“墨爾本皇冠賭場,一晚輸掉兩萬澳元。“
1991年2月2日,武漢鋼鐵廠第七分廠
深夜的鐵路換軌現場燈火透明。工人們喊著號子,將舊鋼軌撬起,換上閃著寒光的新軌。謝一揚站在工程車旁,看著張鐵柱給工頭塞錢:“弟兄們辛苦,每人再加五百。“
車間後門俄然被推開,北風捲著雪花灌出去。謝一揚穿戴藏青色呢子大衣走出去,身後跟著獨眼保鑣張鐵柱和兩個金髮碧眼的本國人。陳衛國瞳孔微縮——那兩個烏克蘭專家眼睛充滿血絲,脖子上另有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