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無敵_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為甚麼這一前一後的描畫口徑,竟然存在著如此龐大的差彆?究竟哪一邊在胡說八道?

有人說,這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那就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印度的新德裡有個女傳授,家裡很有錢,雇了很多個仆人。她在部落格日記上寫了一篇附有照片的漫筆,吹噓本身家對待仆人是多麼的仁慈刻薄――詳細來講,就是答應仆人在不當班的時候,和她一起在客堂裡看大螢幕液晶電視上播放的美國番筧劇。

中國的老闆們或許會對這類不平等的社會氛圍很喜好,但是放在淺顯人身上,恐怕會氣憤得要爆炸了!

簡樸來講,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也決定了每小我的思路。

至於那些剝人皮、點天燈、殺人祭天和用少女腿骨做法器的獵奇傳聞,這位女作家老是避而不談,實在避不開了,就說這是多少年傳承下來的宗教風俗,“文明背景分歧”。要“辨彆對待”,“尊敬處所傳統”!

――公理與險惡、光亮與暗中,這些大是大非的題目,在汗青觀上竟然能夠產生180度的大逆轉,令人不由得產生出“這個天下正在天翻地覆”的怪誕感受。

前幾年,曾經有一名身為舊西藏農奴主後嗣的女作家,在接管西方記者采訪的時候,拿出本身的一本作品停止鼓吹,回想本身幼時養尊處優的餬口,大談特談舊西藏的精力餬口是如何的高貴渾厚,喇嘛們是多麼的純潔忘我,仆從主們是多麼的暖和仁慈,貴族少爺們是如何的漂亮蕭灑,有情有義。而莊園裡的那些農奴,在她的筆下老是又懶又饞,整天不肯好好乾活,就曉得揣摩著如何偷吃農奴主堆棧裡的食品。

如果把這句話改成“我是美國,統統科學和汗青在地球上都得聽我的安排!”會不會很貼切?)

而對於民國期間的百姓餬口,也呈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思惟”,以及各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發明”。比方“1927年的武漢紡織女工月薪30多塊大洋,可買6000~9000個雞蛋,贍養一家四口毫無壓力”;“舊社會學徒工報酬遠比當代心血工廠優厚,每年帶薪休假72天”;“民國期間的‘溫飽’早已不是題目,‘員工福利’大大超越新中國的任何期間”;“新中國60年,中產階層支出程度還冇有達到民國貧苦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