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表裡的駐軍,除了附屬秦王的秦國國兵五千人外,另有附屬安西將軍夏侯駿的安西軍五萬餘人。固然秦王在名義上都督關中諸軍事,安西軍由秦王節製,但在究竟上,老油條般的夏侯駿是秦王冇法管束得了的。
馬鹹怒道:“必然是李含這廝在拆台,卻把黑鍋推給了安西軍。我們三人明日就進城去找李含算賬!”
夏侯駿搖了點頭道:“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有了一部兵馬,就或許還會有第二部。秦王現在已經裁軍到了五千人。而我隻是一個安西將軍,將軍不帶‘大’,屁事都不頂。秦王又比我年青,他如果久鎮長安,我們夏侯家焉有翻身之日?”
夏侯駿頓了頓,說道:“大德,不要覺得他們年過三旬就心生不屑。年過三旬的老兵,體力未衰,戰技高深,久經疆場,都是百戰精銳。何況你也曉得,牙門軍乃是我朝無事駐防京郊,有事出外作戰的野戰軍隊。固然能夠在武備上不如拱衛聖駕之武衛營(原是曹操的丞相府親衛,由虎癡許褚統領,後成曹魏的皇室禁衛軍)擴編而成的擺佈二衛,可總歸是中軍,也掛著宿衛的名頭。比起我們這些外軍的武備,那但是有天壤之彆。我們安西軍也算是潼關以西武備最好的外軍軍隊,但是連淺顯的弩都不及三千張,何談萬鈞神弩?以是對這一部人馬,還是不能輕視。”
夏侯奭點頭道:“侄兒已經去查過了,這一部兵馬確切來自西平。不過軍士卻都是年過三旬的老兵,不敷為慮。不過他們的輜重中彷彿另有宿衛軍才裝備的萬鈞神弩,這類武備即使是我們安西軍也冇有,侄兒實在不解。”
除了皇甫兄弟以外,雍州諸多高門士族都非常討厭李含,以為他是隻會投機追求曲意巴結的小人。而豪門中人,因為前程迷茫,也多數以為李含並非君子。但是,有一點很讓人感覺世事難料的就是,賞識李含才氣並將其汲引的,反倒是郭奕、衛瓘這類中原高門貴族;而一手攙扶皇甫重的人,倒是豪門出身的太常張華。由此可見,階層的對峙也並非是絕對的。
更讓夏侯駿頭疼的是,秦王司馬柬這小兒到長安以後,聽信李含等寒族小人的建議,四周集結精銳擴大秦國國兵,彷彿是要架空本身。本身好不輕易才把握了西北的軍權,如何能這般等閒就被一個小孩子家給禮服了?
“固然冇法肅除九品官人法的積弊,可如果我在其位,我就不會答應這些紈絝膏粱子擔負要職。”李含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