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_第3章 序什麼是“般若波羅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甚麼是“般若波羅蜜”?說實在的,這可真不是那麼輕易答覆的題目。

更切當的例子,來自於“水”。水的形狀是最為常見的多種多樣:雨、雪、霧、雲、水蒸汽、冰等等,固然形狀各彆,卻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對雨、雪、霧、雲、水蒸汽、冰這些物體來講,水分子就是它們的“法”,就是它們的“般若波羅蜜”。

那麼,到底甚麼是“般若波羅蜜”呢?

就像一本先容佛教的書中所講:“佛教以為,天下萬物遵守緣起法例。我們的儲存狀況近況是我們疇昔身心所造業的報應。是以即便生命的大要看起來像一條河的活動或四時的變遷一樣,不受任何影響,但是,究竟上,我們的將來仍受製於我們現在如何作為。我們愈能看破貪慾、嗔怒和無明,我們將來的儲存會愈光亮。

對了,看過動畫片《一休和尚》的朋友們,你們必然記得,當聰明的一休和尚一碰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去找個處所,嘴裡唸唸有詞的那句:“格的格的……”

有道是,唐朝玄奘法師西遊印度十七年,取經返來專門處置翻譯佛經。此中,光是關於“般若”的佛經,就翻譯了整整六百卷之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般若經》。

有道是,當年鳩摩羅什大師把《大智度論》翻譯成漢文後,也足足有一百多萬字,有一百卷之多。《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註釋。並且,《大智度論》的漢文版本在最後的卷尾還特彆說明說,這隻是翻譯了此中的精華部分。如果把全數內容都翻譯出來,會是現在的十倍之多。

“佛說法四十九年,按照隋朝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所說教法,分紅五個期間:1、華嚴時;2、阿含時;3、方等時;4、般若時;5、華嚴涅槃時。

說到底,“般若波羅蜜”就是佛法的總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沉寂”。這三句話也被稱為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教辨彆其他宗教的獨一特性。

——《般若波羅蜜》題釋

那麼,甚麼是“諸法實相”呢?“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來本相,就是宇宙間的終究真諦,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所悟到的無上真諦,就是“緣起性空”。甚麼是“緣起性空”呢?“緣起性空”就是“諸法由人緣而起”,究其本來本色,實在“畢竟空”。

換句話說,當我們一旦找到了“般若波羅蜜”,也就找到了翻開幸運大門的金鑰匙。找到了般若波羅蜜,當然也便能夠中轉幸運而歡愉的此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