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道:“今後放心住下罷。你姐姐當年讀書時候的教習也歸家了,一時也找不到端莊的女先生。且先跟著我讀書好了。隻我曉得你聰明,我也不過略讀了點書,教不得你很多,到時候不準笑我。聽你父親說,你已經讀過《四書》了?”
四書五經黛玉倒都是有的,也感覺拿人家的敬愛之物甚是不當,不過到底獵奇心重,想見一下大師手筆,亦故意看看林二哥這位遠近聞名的才子的字,故而推讓一番,也就承諾了來。
漱楠苑同林馥環所居的院落普通的大小,青磚雪牆,很有古意。院中翠竹遮映,鳥雀微鳴,幾株杏花開得分外濃烈,像鋪天蓋地的雲,更襯得竹愈翠,花愈白。天井中心有一個鋪了卵石底與大理石邊的小水池,引院外死水而入,養了幾尾金魚,看著非常安閒。院子朝南是黛玉的寢室,朝東那一排屋子給輪班的婆子丫環,朝西則是一棟二層小樓,掛著一塊匾,上書“攬月”二字,便是書房了。
宋氏親領著黛玉坐上了小轎,一起指給她看:“這裡是幾個管事的住處,賬房也在這個院子裡,我們家一共三個管事的,轉頭領來讓你屋裡的丫頭們認一認,今後每月領月錢,就叫她們到這兒來支。這裡是你大哥住的院子,離我們有些遠——你年老是習武之人,院子裡有演武場,怕吵著大夥兒,他媳婦也是將門虎女,很有其父之風,現下在晉陽,今後就能見到了。這邊是正廳,平常我們也不來。往背麵是你叔叔的書房,裡頭是有些好書的,你如果有想看的,外頭買不到的話,無妨叫你三哥來裡頭替你找找。你院子裡我也給你修了書房,放你父親的書,比這個小些。這條路往東去,那兩個院子住著你二哥和你三哥。你二哥已經訂了親,劉家女人現給她母親守孝呢,過兩年就能過門了。你三哥是個悶葫蘆,二哥倒是好玩些。”宋氏指著西邊,“我們往那兒。”
宋氏對林徹道:“我屋裡那本你外祖手謄的《詩經》,是不是你拿走的?還不快還來,你mm讀書呢。”
林徹和林徥俱已候了好久,他們同林征長得實在很有幾分類似,但氣質神態卻截然分歧。林徹疇前是出了名的神童,年紀不大,卻考學多年,現下在吏部當差,言談間非常馴良風趣,叫人如沐東風。林徥恐怕的確壓力不小,如一張隨時繃緊的弓弦,令人側目。
一家子皆遵循食不言的古訓,倒是不緊不慢、細嚼慢嚥地用了飯,竟是先有丫環奉上香片銅盂來,黛玉先漱口拭手,方有人捧上茶盞來,倒合了疇前林海的教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