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既然已經曉得了,兒子也不肯再瞞著您。”林如海頓了頓,回道,“兒子原就不是一時髦起,您還記得嗎,二十年前,兒子曾經交友過一名知己。”
唐氏道,“這還差未幾,放心,我還會吃了他不成,到底要給幾分麵子。你也不消怕甚麼,你到底是我肚子裡掉下來的一塊肉,我還能害你不成?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我不過是擔憂你,想替你把把關罷了。他若連這點小事都不肯做,你還是趁早帶著我們祖孫回姑蘇去吧,何必替他賣力。”
唐氏冒充捶她一下,“瞧你這小懶豬,連這也不肯意,今後管一大師子可如何辦。你那些東西,撿些風趣的給你那幾位好姐妹送去。不管東西貴重與否,總歸一片情意。那邊府裡也彆忘了,反倒讓人說我們不知禮數。”
黛玉逗他,“纔剛不是說過了,再有這景兒啊,得自個兒看,說那裡能說全了呢。我當日所見是一個樣,內心想的又是一個樣,說出來倒是彆的樣,你再一想,離我所見之景說不得大相徑庭了。”
屋裡世人又笑了一回,就聽黛玉在那邊娓娓道來。黛玉善詩詞,又是博古通今的,配上些典故、詩詞,竟真是把江南之色展現在麵前,令民氣神神馳。唐氏回想起當日未出閣時的各種景象,衝動地都落淚了。林珩聽了家姐一番長篇大論,暗含典故無數,都是張口就來的,內心更加佩服,轉頭也更加勤奮學習,但願趕上姐姐。他但是一向以姐姐為表率,先生多次誇獎姐姐,乃至另有幾次直接言道姐姐的天賦、靈性、才華皆勝於他,作為林家的獨子,他可不能如許冇出息。是以林珩一貫以來都推行勤能補拙,於學業上更加勤奮,也是因為如許纔沒跟著去南巡。
黛玉這下但是翻開了話匣子,“您彆說,這歸去南邊還真網羅了很多好東西,我還給您帶了好些杭州的土儀,一會兒清算出來就送過來。至於要送的,東平王府的、唐家兩位姐姐,另有賈府那幾位,連同陳家的、梅家的,我但是早就想好了。因返來的時候還是同北靜王妃一處,是以還彆的備了一份給王妃,也不是甚麼貴重的東西,多數都是從我們家在杭州的鋪子裡拿的。若不是爹爹提及,我竟不知我們家在杭州另有鋪子。爹爹還帶我去了那片茶園,看著真好,漫山遍野的茶樹,隻可惜冇趕上采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