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出來的犒賞更是豐富,隻延熙宮便賞了紫牙烏水晶串珠一副,鏨金聯珠紋臂釧一對,蓮葉快意紋金鐲一對,七寶眾華瓔珞一對,玉小巧步搖一對,嵌珊瑚累絲花簪一對;俏色獸首瑪瑙杯,金絲寶羽翠華扇,比年不足長命鎖,玉錦軟香龍涎帶;並珍寶快意櫃、福壽百子帳,九色雲水地琉璃屏風……都由女官執送,絡繹不斷地賜至淩王府。
數日之前,伊歌城中幾大花窖的蘭花都供不該求,特彆是珍品瑞玉水晶、妙法蓮華同蕊蝶鳳羽,淩王府差人儘數訂下,穀旦一到,天尚矇矇亮便送入了府中。
在他的攙扶下,接過金冊寶印,統統施禮如儀。模糊聽得韶樂聲聲,很多人都在近旁,卻滿心隻有身邊一人。十指相扣,殿宇中的喧嘩似也遠遠褪去,隻要他伴在身邊。
吉時一至,鳳府朱門懸彩,金玉生輝,竟比淩王府浪費了數倍不止。單是陪嫁的嫁妝,嵌金檀木大箱上係錦霞長帛,兩人一抬,兩抬一箱,跟著皇家浩大林立的華蓋儀仗先王妃車駕而行,直過了半條玄武大街,世人方見到行至街口的鸞車。
任他牽著,雖看不太清火線,卻放心腸一步步邁上白玉殿階,跨太高高金檻,步入此後他和她共同的家。
四周百姓渾厚,本就將救人活命的清平郡主敬為天人,見得此景,不由便有誠懇高呼“恭賀王妃”“王妃萬福”者,進而連成一片,如雷般送著鸞車前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卿塵猶自入迷,思路萬裡,那日高興又猶疑的表情猶在,也曾因擔憂朝勢同他商討是否要推拒。他卻決然,毅但是果斷隧道,毫不容再有一次幾次。說話時那語氣那神情,霸道得逼人,一字一句將她的平生深深俘虜了去。
夜天淩策馬在前,清冷如玉的神情縱在號衣的映耀下也隻是淡淡的,然世人都看不透的眼底卻逼真地透著深深的歡騰與敞亮。驊騮金鞍襯著傲岸身影,驕陽下逆著天光,風神淩俊,成了天都多少女子心中可望而不成即的念想。
王府高低華燈結綵,早便安插得雍容喜慶。內侍宮娥馳驅繁忙,熱烈非常。淩王府的主事白夫人,亦是自延熙宮始便照看淩王的乳母,這一早便梳洗整齊,著府中主子細心清算了“亮轎”的百支紅燭,將迎親的旗鑼傘扇一一察看。盼了這些年了終見到這一日,傳聞這將入門的王妃溫婉通慧,人也是極美,白夫人不由得唸了聲佛,眼角逸出一絲慈愛的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