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李品仙等十幾個榜樣團的舊友跑來恭喜王茂如,王茂如開打趣道:“現在你們比我幸運,我即將北上刻苦,你們卻在這繁花似錦的都城,是不是來諷刺我啊?”
王茂如聽過點頭苦笑,俄然問:“對了,我這邊貧乏軍官,不如我跟陸軍部叨教一下,掉你們過來。”
王茂如氣壞了,這他**真能坑人,蔣方震闡發道:“此舉必然是黑龍江督軍朱慶瀾以及部下抵抗,特彆是黑龍江陸智囊師長許蘭洲,他出身舊軍隊,定然反對中心軍拍混成旅北上。”看王茂如臉上憤恚,又道:“你也不必過於活力,實在是你的晉升太快,現在與我平級,你說北洋將領哪個能看得慣?說句不好聽的話,若不是你攀附在袁克定身上,恐怕要晉升到陸軍上校,如何也得十年以後。”對於這一點王茂如倒是同意,或許就是因為攀附了袁克定,本身飛速上升,卻也落空了諸多,近些日子唐寶琪也回到天津了。
又過幾天,陸軍部下達號令,交通部飛翔大隊併入北京陸軍部北洋陸軍航空兵,飛機調往北京南苑機場。陸軍部直屬飛翔隊守備大隊開赴河南,併入新建第三混成旅。守備大隊大隊長王茂如晉升為陸軍中校,吃了好處的陸軍部過些日子,又給王茂如升了職,稱王茂如剿除白朗匪軍一功,獻二十架國產飛機於軍部二功,兩功勞並嘉獎,晉升為北洋當局陸軍少將銜,官銜僅僅比徐樹錚低兩級。
部下無兵無將,王茂如去了呼倫貝爾估計也是送命。王茂如因而又跑到陸軍部,求見徐樹錚,要求一些軍官,徐樹錚懶得理他,讓助手跟陸軍大學隨便劃幾個軍官疇昔給他。隨後,陸軍部的人又來了,說其他北洋將領非議,駐守戍邊的這支軍隊恐怕不能用第十七混成旅,改成邊軍第十一守備旅。王茂如先是不曉得二者的辨彆,以後還是蔣方震來恭賀的時候,才說出這二者的辨彆,混成旅是北洋當局一種特彆的體例,因冇有法定體例的製約,混成旅的編成也各有分歧。普通來講,旅下轄有步兵2至3個團,馬隊1個連至1個營,炮兵1個連至1個營,工兵、輜重兵1個連。體例小一些的有三千兵馬,多的則逾萬人,如馮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彷彿一個陸智囊的範圍。而守備旅部屬隻要營級體例,設三到四個步虎帳,一到兩個馬隊連,因隻要守備之責,並無火炮等軍隊,且受省督軍和陸軍部的共同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