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外一篇 《三國誌·季漢書·雍王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司馬炎稱帝以後,出兵三路,大肆打擊關中,一起攻潼關,一起攻武關,一起攻蒲阪津,皆為漢軍所阻,未得寸進。陸抗則趁機取弋陽,晉廷震驚。炎乃令鐘會撤出益州,會至襄陽,殺扶風王司馬亮,反,自主為魏興王。匈奴人劉淵為上黨太守,欲遷為帶方太守,淵不滿,起兵反於晉陽。一時晉國東西受敵南北俱反,國勢頹危。

雍王回師洛陽,因近侍董宏諂言構陷,請旨斬之。侍中郤正、輔國將軍胡濟、鎮軍大將軍李球、尚書右仆射李虎、少府費承等懼雍王權勢,聯名彈劾,帝下旨拘雍王於天牢。未幾,天牢大火,牢中死囚儘喪,雍王下落未知。帝悔怨,以誣告之罪正法郤正、胡濟、李球、李虎、費承,下罪己詔,收雍王子征為義子,立為太子。九年,康帝崩,太子征繼位為帝,雍和十年,追諡雍王為仁孝德廣雍武天子。

魏晉王司馬昭遣驃騎將軍司馬望為雍涼都督,扼守長安,以防備漢軍東侵。司馬望到任以後,籌調兵馬十萬,於三年春向隴右進軍。當時楊欣叛於金城,羌人亂於西平,漢軍在隴右腹背受敵,瀕於危殆。胤兵分兩路,令傅僉屯兵街亭,以拒司馬望,己親率主力,西渡黃河,斬叛將楊欣於金城,與羌人盟。

七年春,胤東渡黃河,進擊匈奴劉淵部,取左國城,殺劉淵父劉豹,至晉陽,而後東進,兵分三路,東路右軍都督羅憲至冀州,北路左軍都督傅僉至新興、雁門,南路胤自率至上黨。胤至上黨,與數倍之匈奴、羯敵周旋,展轉於山林險惡之地,糧資匱儘,和雪為食,至若艱險,曆三載,取上黨,進河東,與羊祜聯,破晉陽,平幷州。劉淵逃往冀州。

評曰:論及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鼎立,唯漢闇弱,幾庶顛覆,然雍王胤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蓋非人力可為之,豈乎有天佑之?胤本宗室,錦衣繁華,不善兵甲,然國之傾危之際,受命危難,慷然存亡,擒鄧艾,拒陸抗,碾轉千裡,襲隴右,取雍涼,滅五胡,除狄夷,滅晉吞吳,非大智大慧,大勇大賢者不能。雍王性淑,愛兵如子,每行軍曆陣,與將士同帳而眠,同飲同食,事如大小,親曆親專,是以全軍用命,虎狼之旅,攻無不克,戰無不堪。及功成,四海靖平,漢始盛也。

時其弟武邑侯輯繼安平王之位,乃改封霸陵候,充羽林衛。後因救駕有功,遷中尉右丞。

炎興二年八月,胤離南中,自漢嘉北上,越雪山,過草沼,行二千裡無人之荒域,出奇不料,連撥隴西、天水、南安、廣魏、安寧、金城六郡,天下懾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