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送禮的是李氏的嫂子,李家大太太的陪房崔媽媽,自從李氏歸天以後,每年的端5、中秋、除夕,都是崔媽媽帶著節禮過來。
崔媽媽四十高低,穿戴豆沙紅的素麵褙子,雪青色的裙子,圓髻梳得光溜溜,插著赤金鑲玉葫蘆簪子,赤金一點油的耳丁,還在髮髻上插了朵指甲大小的紅絨花,周身高低潔淨俐落,麵子而不失喜慶。
他住在這裡,王朝明對外對內都說他是一名同僚的公子,路經昌平,小住幾日。
明嵐口中的揚州是指羅錦言的孃家,李氏的孃家。
看到這茶湯,他的眉頭動了動,笑道:“王大人真有咀嚼,這是好茶啊。”
姐妹兄弟們,明天的更新奉上~~~
大紅袍是供品,以秋茶為最好,但因產量希少,從福建到都城又是路途遙遙,送到都城時,常常已是次年春季,羅錦言在宮裡時,也很少喝到今秋的大紅袍。
明嵐回道:“此中二十匹江南時髦的料子和十幾張皮子是常貴媳婦收到蜜斯庫裡了,幾枚象牙和玉石的小把件,大蜜斯讓擺到您書房的百寶閣上,吃的喝的都交給二侄少爺,大蜜斯隻拿了幾匣子點心和兩斤大紅袍。
小廝道:“這是王大人昨晚練字時用的,他白叟家體貼我們冇讓清算,可我們也要有眼力,早早地把收房清算安妥纔是啊。”
羅錦言把荷包連同內裡的銀票交給夏至,夏至取出銀票,足足一千兩。
今秋的大紅袍?羅錦言看著禮單,如有所思。
正在和女兒下棋的羅紹抬開端來,笑著道:“本年可真是早啊。”
“大人,李家送來的年禮都已入庫了。”明嵐道。
夏至笑道:“舅老爺給大蜜斯的壓歲錢每年都是這個數,倒是給大蜜斯帶來的物件才叫特彆。”
他笑著婉拒,賞了崔媽媽三十兩銀子,羅錦言則賞了對指寬的赤金鐲子,崔媽媽笑得見眉不見眼,用過午餐便帶著羅家的回禮急倉促趕回揚州,過年是趕不上了,能在正月裡趕歸去也能吃頓團聚飯。
羅紹並不曉得,這兩斤可貴的大紅袍,羅錦言並不是拿來喝的。
李大孃舅給送來的這兩斤大紅袍太可貴了,喝了也太可惜。
惜惜說,現在的趙宥,也還是個小孩子罷了。
因為家裡冇有主持中饋的女眷,每年都是羅紹親身帶著羅錦言來歡迎崔媽媽。
一一一一
崔媽媽又道:“婆子進了莊子才曉得姑老爺病了,如果姑老爺不嫌婆子笨拙,婆子就留下來服侍蜜斯幾日,蜜斯侍疾的時候,婆子也能給打打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