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的事就先不提了,但現在題目擺在這還是得處理的,固然攝政王派了精銳南下,但我們處所綠營也得闡揚感化,朝廷養兵千日,不就是要用兵一時嗎?”
因而家也不要了,連夜向南追逐度太長江。
搞的現在操江海軍底子不敢過鎮江。
跟人家明軍長江口的那三支海軍,那是天上地下的辨彆,乃至連太湖裡明漕運總督吳易的漕標都比不過。
“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治,我大清怎能儘用故明之軌製呢?”
“實在不可,那就提早開征來歲的稅賦,來歲的還不敷就開征後年的。”
“下官覺得,綠營多為故明兵將歸附,大多隻是改了一下旗號,彆的的並冇變,是以故明時的很多題目,現在也還存在,如各種虛額空名,剝削兵餉等,使的綠營戰役力不高。”他也不好多說,隻說了點很平常的題目。
“劉撫台,你以為呢?”
“上江的將士們對安徽巡撫定見很大,下江的將士們對江寧巡撫的定見更大,以為現在隻能龜縮在鎮江,底子不敢出營寨。”
清朝占據南京後,原是冇設這個操江提督的,現在新設,也是仿明軍本來的操江,設有十二營,領高低江防,西起九江、安慶,至池州、承平、江寧,再至鎮江等,於這些江防要地,各設水營,駐防海軍、艦隊。
“我不管,現在是大清朝了,不要用之前明朝的那老一套來對付朝廷,那些處所士紳豪強,誰敢找藉口找來由拖欠,那就調兵去抄家,他們覺得現在還是朱明嗎?”
“經略,如許弄必定會激起民變。”
在之前冇設操江提督時,實際上是由徽寧池太安慶等地巡撫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的,陳錦這話就是在告劉應賓的狀,他管海軍十二營時,冇能供餉,也冇能整編練習這些水營。
隻是現在陳錦到任,發明這所謂操江十二營,就是空有其名,十二營是有,但也隻是在賬麵上,實際上各營有冇有賬上這麼多兵,能不能打還兩說,更彆說這些兵底子大多就是陸營,底子不是海軍。
“你說的當然是究竟,但有題目得處理,府庫冇賦稅,那就征收。我聽申明魯監國以浙東一隅之地,都還能養禦營十軍,他們哪來的賦稅?傳聞他們正在清理積欠,他們能夠,我們就不成以嗎?”
“更彆說還能節流幾萬人的東西設備和糧草、馬騾等開支。”
有這類忠心主子,何愁殘明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