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的工夫,點心很快便端了上來,淺紅瓷碗裡裝的是暗香四溢的糖水,三屜蒸籠裡則是光彩飽滿的糕點,名字都獲得好彩頭,金桂飄香、梅紅雙喜、西子拜月,但格式倒是俗套。子歌嚐了嚐糖水,口感溫和,又似咀嚼花瓣,隻覺滿口生香,非常冷傲。
子歌這幾日為了代替娘前去赴宴,已苦思多時,眼下恰得一良機。她便用心蹙起眉,暴露難堪的神采:“王爺親身相邀,小女天然深感幸運,隻是小女在坊中層次低下,姨娘怕是不信我能獲此殊遇吧。”
那人領了命退去,子歌見情意已遂,低眉淺含笑開:“安歌謝過王爺用心。”
澄江王高湛,當今皇前次子。據傳他十二歲而冠,取字季雲,能在朝堂論策中獨當九儒,言辭鋒利。子歌憶起曾在青鸞報中讀過,此人還善玩弄權謀,城府頗深,是個短長人物。
“是。”
孃的忠告公然字字珠璣,謹言慎行,方有寧日。她本日確不該強出風頭,招人耳目,但既已狹路相逢,她便要操縱好這個機遇。
子歌見他衣容不凡,已是吃驚,又見他辭吐不俗,能以妙手調製如此好菜,內心頓生好感。“小女信口開河。公子能有如此心機,做得適口甜點,實在讓人佩服。”
“是呀,女人若真能開個金口,解了我們的難處,這一頓飯便算在我頭上了。”
高湛留下這句話後,旋身了上車,姿勢安閒,卻讓子歌心中一凜,忙低頭稱是。
“王爺相問,豈有不答之理?小女名喚林安歌。”子歌衝他彎唇一笑,這個化名她在外常用,倒是從《九歌》中信手拈來的,“安歌惡劣,不知驚擾了王爺之駕,還望包涵。”
他但是在這裡,懷想故交呢?
紅裳想了想,“你說的但是後主那闕《一斛珠》?”
“謝女人賜名,離軒得幸聞之,已心對勁足。”
“女人請起。”高湛居高臨下地望著她,臉上喜怒難辨。他雖年青漂亮,卻自有種迫人的氣勢。
紅裳和子歌相視一笑,皆溫馨地聽她口若懸河。趙姨娘好說,伶牙俐齒,能將一件平平有趣之事說得活色生香,三人不時為她一句話而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