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華年_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蘇世賢擇日出發往青州府去,帝後二人果然親身送他出城。

舊事已矣,功也罷、過也罷,帝後都不如何放在心上。李隆壽在朝中大刀闊斧,廢除積年舊習,不怕撼動幾十年的汙垢淤泥,隻為將來留給李隆昌一片承平亂世。

大阮國中亦是國運昌隆,仁壽天子禪位於何子岑以後,新帝初初即位,先是大赦天下,又免除官方三年賦稅徭役,百姓推戴之聲不斷於耳。

這般江湖退隱,疇前對蘇世賢非常不齒的朝臣們到大多生出幾分佩服。特彆是伴跟著李隆壽論功行賞,蘇世賢在今次內鬨中所做的進獻垂垂浮出水麵,朝中一時風向竄改,反而開端讚他有幾分風骨。

何子岑尊仁壽天子為太上皇,再尊德妃娘娘為皇太後,木昭儀冊封為木太妃,俞嬪娘娘冊封為俞貴太嬪,將與太上皇長居小湯山溫泉行宮保養身子。

蘇梓琴聽陶灼華說得密意,眼中也有等候,當真說道:“若你回籍,我必然也走一趟。前次固然路過,到底表情不一樣。來歲我也當真走一走父親提過的北大街、另有青石板鋪起的萬年橋,好生瞧一瞧你們的青州府是甚麼模樣。”

蘇梓琴淡淡一笑,欣然回道:“許是上天已然給了我太多,便獨獨鄙吝這一點。拜瑞安所賜,我與壽兒這平生都不會再有子嗣。雖有小小遺憾,比起宿世來卻已是滿滿的幸運,我並不難過。”

今次分歧往時,前次出京時與瑞安大戰期近,恰是一片淒風苦雨,今次大權重掌,李隆壽恰是指導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情,世人再度行至三清山,瞧瞧昔日營盤舊址倶在,再自山頂俯瞰大裕一片大好國土,真真彷彿隔世。

昔年發賣的陶府故居又由李隆壽做主還給了陶家,前些時老管家便派了安妥人回籍重新打理。陶家行商的本源在青州府,現在事事昌隆,還是想要重拾青州府的根底。黃氏多有親眷留在故國,也等候合適的機遇重歸故裡。

姐妹二人閒話家常,回顧宿世此生,莫不感慨滄海桑田的劇變。

蒲月間李隆壽接了大阮派人送來的國書,仁壽天子選在六月初六行禪位大典,聘請李隆等人前去觀禮。李隆壽欣然應允,不但命禮部構成龐大的觀禮團,本身還親率諸臣前去。

想來蘇世賢歸隱洋溪湖畔,當能發覺陶婉如留在湖畔板屋中的劄記。陶灼華記得本身宿世讀著母親留下的那些帶著淚痕的筆跡,是如何恨過母親那平生得不到迴應的癡情。不曉得蘇世賢重新翻起陶婉如的東西,又會是甚麼設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