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頌:嵇康傳奇_第35章:靜夜舞琵琶,深閨學雅詩(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妙哉!仲容的琵琶與子期的竹笛相配,真乃天作之合,絕美之音,再加上素黎女人的動聽舞姿,徹夜我真是樂比神仙啊!”嵇康被麵前的美景,耳邊的妙音深深打動,讚不斷口。

阮鹹收回素手,緩緩吟道:

素黎月聽了此言,玉手與他緊握在一起,眸中淚光閃閃。她與昭君一樣,都是闊彆故鄉,獨在他鄉,但自從與阮鹹相識相知,商定平生以後,便垂垂淡忘了離愁彆恨,將中原視作了本身的家。

嵇康見阮鹹誠懇相邀,本身也想與他暢談,便提出一個折中之法:“本日天氣已晚,旅途勞累,不如找個小店住下,暢談一番可好?”

“好。”素黎月笑望阮鹹,將琵琶抱在懷中,執起素手重柔撥弄,樂聲緩緩而來。初時落指輕巧,似天光欲曙,捲起縷縷薄霧,離情綣綣。垂垂地樂聲彭湃起來,浩大而至,如黃沙漫天,雁飛盤桓,久久環抱,依依不散。

“如此甚好!”阮鹹欣然應允。

“你熟諳家叔?”阮鹹樂道,“敢問兩位是?”

“哈哈哈,走!”

阮鹹卻點頭笑道:“非也,非也,當年昭君在深宮當中,日日與宮花相伴,對影自憐,何其孤傲?她自請出塞,不但是為了和親,更是要擺脫樊籠,尋覓本身的一方六合。即使邊塞苦寒,但是她與單於相敬相愛,連綿子孫,女子平生的夙願得以伸展,難道最大的幸事?隻要能與相愛之報酬伴,清歌一曲,濁酒一杯,待到魂消香斷之日,墓塚之旁自有一人在側,六條約寢,又有何憾?”

這首《平沙落雁》乃是描畫漢元帝期間,王昭君奉旨出塞,遠嫁呼韓邪單於的故事。相傳昭君行至漢匈鴻溝之時,回身眺望故鄉,隻見漫天黃沙,孤雁悲鳴,宮牆樓宇儘皆不再,心中無窮悲慘淒慘,抱著琵琶彈奏了一曲。南飛的大雁聽了此曲,被她的離愁彆恨所傳染,竟健忘了振翅,撲落在一望無邊的平沙之上,遂成績了“平沙落雁”的千古絕唱。

阮鹹淡淡道:“我並不知何謂‘生孝死孝’。母親得病兩年,我日日奉養榻前,兄長卻常日不見。前幾日母親過世,喪事裡裡外外皆由他籌劃,每天在靈前嚎哭不止,寸步不離。族人皆讚他至孝,我也不想去與他爭那雋譽。”

“我此生彆無所求,隻要能與月兒長相廝守,琵琶在禦,美人在懷,起舞邀明月,把酒對知音,甚麼功名利祿皆是糞土浮煙,不敷道爾!”阮鹹為幾人斟滿酒杯,朗聲道,“本日得遇二友,令我不但追回月兒,又獲得兩位知音,真乃人生大幸,來,乾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