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_第三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上一章我們說過,談到魏晉南北朝,就不能不提到士族階層。而談到士族階層,就會想起名流。名流這個詞用到明天,已經有些嘲弄的味道了,比如我們常常把穿戴不修麵貌與言行不大檢點稱為名流風采。實在這個詞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是響鐺鐺的,指的是士族階層中的精英分子。一小我要獲得名流這個稱呼是非常不輕易的,光是名譽大還不可,要學問、德行、才情都足以令人佩服才行。東晉文人袁宏寫了一本《名流傳》,從魏初到他阿誰期間一百多年間,才選了十八小我。正始名流三個:夏侯玄、何晏、王弼;竹林名流七個:嵇康、阮籍、向秀、山濤、王戎、劉伶、阮鹹;中朝(即西晉)名流八個:裴楷、樂廣、王衍、庾敳、王承、阮瞻、衛玠、謝鯤。這些都是大名鼎鼎、才調蓋世、德足服人的期間精英。這十八小我中,又以竹林七賢最為馳名,他們的故事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傳播甚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