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怪妖龍太貌美_第五十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二人行過歧陽,道經粱山路,問及樵夫,旨說:“今後去百餘裡,並無火食,儘是荒山郊野,狼虎成群,隻好休去。”伯桃與角哀曰:“賢弟心下如何?”角哀曰:“自古道生養命。既然到此,隻顧進步,休生退悔。”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薄弱,北風徹骨。

次日,裴仲到館中看望,將胸中疑義查問角哀,試他學問如何。角哀百問百答,議論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元王,王立即召見,問富國強兵之道。角哀首陳十策,旨切當世之急務。元王大喜!設禦宴以持之,拜為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段百匹。角哀再拜流涕,元王大驚而問曰:“卿痛哭者何也?”角哀將左伯桃脫衣並糧之事,一一奏知。元王聞其言,為之感慨。諸大臣旨為憐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乞乞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己畢,卻返來事大王。”元王遂贈己死伯桃為中大夫,厚賜葬資,仍差人蹋隨角哀車騎同去。

習習悲風割麵,濛濛細雨侵衣。催冰釀雪逞寒威,不比他時和藹。山色不明常暗,日光偶露還微。天涯遊子儘思歸,路上行人應悔。

春秋時,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賢納士。天下之人聞其風而歸者,不成勝計。西羌積石山,有一賢士,姓左,雙名伯桃,勒亡父母,竭力攻書,養成濟世之才,學就安民之業。年近四旬,因中國諸侯相互兼併,行仁政者少,恃強霸者多,何嘗退隱。後聞得楚元王慕仁好義,遍求賢土,乃攜書一囊,告彆鄉中鄰友,徑奔楚國而來。迤儷來到雍地,時價寒冬,風雨交作。有一篇《西江月》詞,單道夏季雨景:

並糧一人生,同業兩人死;

歸到享堂,是夜聞風雨之聲,如人戰敵。角哀出戶觀之,見伯桃馳驅而來,言曰:“弟所焚之人,不得其用。荊軻又有高漸離互助,不久吾屍必出墓矣。望賢弟早與遷徙他處殯葬,兔受此禍。”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淩辱吾兄!弟當力助以戰之。伯桃曰:“弟,陽人也,我皆陰鬼:陽人雖有勇烈,塵凡相隔,焉能戰陰鬼也?雖莖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強魂。”角哀曰:“兄且去,弟來日自有區處。

左伯桃冒雨盪風,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濕了。看看天氣昏黃,走向村間,欲覓一宵宿處。遠遠瞥見竹林當中,破窗透出燈光,徑奔阿誰去處。見矮矮籬笆,圍著一間草屋,乃推開籬障,輕叩柴門。中有一人,啟戶而出。左伯桃立在簷下,倉猝見禮曰:“小生西羌人氏,姓左,雙名伯桃。欲往楚國,不期半途遇雨。無覓旅邸之處。求借一宵,來早便行,未知尊意肯容否?”那人聞言,倉猝答禮,邀入屋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