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78章 草長鶯飛(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狸貓換太子,便是像劉興祚那樣,詐死以逃……”

禦帳裡正跪著一個清臒的蒙前人,擺佈攤著兩大箱子的卷宗,皇太極正眉心緊擰,地上攤著一紙被捏皺撕下的卷宗。

說著,杜度便本身上馬,彬彬有禮地聘請祖可法伶仃進大梵刹參議。

祖可法未曾想她會出此言,隻聽她繼而說道:“我欠袁公、欠祖將軍的恩典,迄今為止,也算都還清了……等大汗從漠北返來後,事情停歇了,這些恩仇情仇,也再與我冇有半點乾係了。”

皇太極言歸正傳,“林丹汗已渡黃河而去,察哈爾部是名存實亡,本汗要擇日回師——”

祖可法立即將佩刀拔出,扔在地上,“二位貝勒,我祖可法身為敗將戰俘,不敢有所抵當,但這袁公子,我說甚麼也得奪返來!隻要兩位貝勒爺肯把孩子還給我們,甚麼都好說!”

“這兩大箱的卷宗裡頭,凡是有關此事的記錄,悉數燒燬。”皇太極號令道。

她的這番話,令這一眾將士無不黯然失容。淺顯人的日子,對於他們……這些保衛邊境的邊關將士而言,已是極大的豪侈了。

“臣覺得,有了當年直搗京師的判定,大淩河之圍的狠絕。此番我們隻要打一出欲拒還迎,便可坐享其成了。”

二十出頭的祖可法,結實渾厚。他是祖大壽在錦州收養的孤兒,一向跟從著祖大壽長大,情同父子。

她是獨他一人的,她的名字,也隻能與他寫在一起!

“我曉得,要你們降金是奇恥大辱。你們偶然令,可且看大淩河一役,時令有效嗎?撫心自問,大汗待你們如何?也算是仁至義儘了吧……古有雲,良臣擇明君而侍,良鳥擇佳木而棲。現在的遼東……早就不是當年的遼東了,既然身在這盛都城裡,在這金國的漢軍旗下,你們……也好自為之吧。”

祖大壽迫於無法將他留在了盛京為質,他也毫無牢騷,隻想著等父親在錦州東山複興,掃蕩金匪,以挽救他們。

冇想到到頭來,她還是扳連了杜度。她雖用心未親身出麵,他卻也猜到來龍去脈,一聲不吭地都安排好了統統。

數千漢人齊聲高喝。

他要的是名正言順!又如何能容忍任何壞了她名節之人!

“杜度貝勒的話,可托嗎?”

“拿不到人,他能心甘甘心的走?”

“他冇需求騙我們……”

保家衛國,抵抗外寇,本是男兒的職責。何如她一介女流,隻因她曾是袁公的妾侍,現在盛都城裡的世人皆把她看作是拯救稻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