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49章 遺恨寧錦(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後代降金

林丹汗逃亡青海,避禍熬程中部眾大量流失,1633年四月,兩翼大總官塔什海、虎魯克寨桑投降後金。六月,巴達西寨桑等5個頭子率千餘戶投降。同時又貧乏糧食,乃至到了“殺人易食”的境地。[27]1633年,林丹汗五次攻掠明邊,1634年,更是持續在3、4、蒲月出兵,閏八月乃至和洪承疇比武,都是為了獲得糧食。他在青海時,與漠北外喀爾喀的綽克圖台吉(卻圖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區的白利土司月頓多吉締盟,因為他們都不信奉黃教,以是被稱為“反黃教聯盟”。[28]林丹汗試圖操縱這個聯盟東山複興。但是天不假年,就在1634年夏秋之際,林丹汗因天花死於青海大草灘,結束了叱吒風雲的平生。

交際

西遷右翼

林丹汗西遷以來,固然獲得一些軍事勝利,但卻獲咎了大多數蒙古封建主,使他墮入孤家寡人的地步,離同一蒙古的胡想也越來越悠遠。當時漠西和漠北本來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諸部則在林丹汗的打擊下紛繁東投後金。林丹汗雖獲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為戰役,“畜牧匱乏”[23],各部流浪失所。加上“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流行”[24],蒙古諸部幾入絕境。而各部的抵當也大大減弱了察哈爾部本身的力量:“插(察哈爾部)之疲甚、餓甚、窮甚”[25],其兵員嚴峻減耗,“插有馬約備僅收四萬,插眾不滿五萬”。[25]

此時,林丹汗與明朝的乾係也在惡化中,他西遷的一個首要目標就是獲得右翼所具有的“市賞”,但明崇禎帝即位,“儘革其賞”,林丹汗派去索賞的大臣貴英恰也被明軍所殺。因此林丹汗於1628年六月大肆入侵大同,殺死明朝軍民數萬人,差點攻占大同城。[21]明朝本欲以右翼諸部抵抗林丹汗,但到1628年底時右翼地區被林丹汗安定,明朝不得不於次年規複“市賞”。固然如此,林丹汗仍於1631年和1632年侵犯明邊。1631年十一月,林丹汗東征西拉木倫河,侵襲已降金的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牧地,帶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眾。皇太極親率2000名精銳馬隊趕來,林丹汗早已撤走。彆的,他還殺了漠北外喀爾喀諸部派到右翼的使者,引發漠北諸部的發急。[22]

除此以外,林丹汗還操縱“圖們*”束縛諸部(即《圖們汗法典》)。任命永謝布部的卻熱斯塔布囊為大汗的代表,辦理右翼三萬戶蒙古諸部,任命內喀爾喀炒花(烏濟葉特)部的錫爾呼納克洪台吉幫助大汗辦理右翼蒙古諸部,1617年在巴林境內的阿巴嘎哈喇山建察漢浩特(今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作為政治中間,令諸部首級到此朝覲、進貢與議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