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46章 與明議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及崇煥以書聞,舉朝大喜,立擢崇煥右僉都禦史。

至五年夏,承宗與崇煥計,遣將分據錦州、鬆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繕城郭居之。自是寧遠且為本地,開疆複二百裡。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成守,令儘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淩三城皆前鋒要地。倘出兵退,既安之民庶複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冇,關表裡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圖不成,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複,安可輕撤?錦、右擺盪,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第意堅,且欲並撤寧、前二城。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鬆山、杏山、塔山守具,儘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而滅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崇煥遂乞終製,不準。十仲春進按察使,視事仍舊。

三年玄月,承宗決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力阻,不聽,命滿桂偕崇煥往。初,承宗令祖大壽築寧遠城,大壽度中朝不能遠守,築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煥乃定規製: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督之。

世祿等將行,大清已於二十八日分兵趨寧遠。崇煥與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將士登陴守,列營濠內,用炮距擊;而桂、世祿、大壽大戰城外,士多死,桂身被數矢。

時率教駐錦州,護版築,朝命尤世祿來代,又以輔為前鋒總兵官,駐大淩河。

我大清知經略易與,六年正月舉雄師西渡遼河,二十三日抵寧遠。崇煥聞,即偕大將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大壽,守備何可剛等集將士誓死守。崇煥更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乃儘焚城外民居,攜守具入城,清野以待。令同知程維楧詰奸,通判啟倧具守卒食,辟道上行人。檄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將士逃至者悉斬。

《清太宗實錄》放捉獲漢人,入寧遠往告:“吾以二十萬兵攻此城,破之必矣!爾眾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寧遠道袁崇煥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寧、錦二城,乃汗所棄之地,吾規複之,義當死守,豈有降理!乃謂來兵二十萬,虛也,吾已知十三萬,豈其以爾為寡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