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範文程因病歸天,長年70歲。[1]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親撰祭文,遣禮部侍郎黃機諭祭,賜其葬於河北懷柔縣紅螺山,諡“文肅”。
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皇太極知悉睿親王多爾袞等王公統軍圍攻錦州時,離城遠駐,又擅自調派部分官員兵丁返家,乃至於明朝守兵得以出城運糧入內的過後勃然大怒。遣內大臣昂邦章京圖爾格、固山額真英俄爾岱和內院大學士範文程、希福、剛林等,詢問多爾袞如此辦理的啟事,並下諭峻厲斥責主帥多爾袞和同在虎帳的肅親王豪格、饒餘貝勒阿巴泰、安平貝勒杜度、公碩讬等人。圖爾格、範文程等傳達皇太極諭後,多爾袞等承認罪惡。圖爾格、範文程等人向皇太極奏報此中的啟事,皇太極更加憤怒,命他們諭令多爾袞等自議其罪。多爾袞自議極刑,豪格也上奏極刑,杜度、阿巴泰削爵為民,全數充公戶口奴婢,從征將領三十餘人彆離議死、撤職、籍冇。三月二十二日,圖爾格、範文程等將此情奏報,皇太極予以寬減,降多爾袞、豪格為郡王,彆離罰銀一萬兩、八千兩並奪二牛錄、一牛錄,其他的人都罰銀。第二天,多爾袞等人都到議政衙門,皇太極命大學士希福、範文程等將他們逐出議政衙門。[10]
功成引退
康熙二年(1662年),範文程受命祭告太宗山陵,趴在地上哀痛的哭,人扶著都不能起來。[13]
崇德元年(1636年)三月初六,文館改成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亦稱內三院。範文程被任命為內秘書院大學士,職掌撰寫與本國來往書劄,掌錄各衙門奏疏、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並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官員祭文。範文程之世職亦進為二等甲喇章京,越來越受皇太極的寵任,皇太極每次商討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定見。宣諭各國的敕書,都出自他的手。範文程戴德圖報,殫心極力,勞累國事,前後疏言拔除連坐法,奏準更定部院官製,六部各設滿洲承政一員,下置擺佈參政、理事官、副理事官、額者章,薦舉鄧長春、張尚、蘇弘祖等報酬吏部參政、戶部啟心郎。[9]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範文程上書攝政王,奏請當即出兵伐明,篡奪天下。範文程的建議,對清篡奪中原的根基目標、政策的製定,對促使清軍解纜,起了龐大的感化。四月初九日,即範文程啟奏攝政王以後的第五日,攝政王多爾袞帶領郡王多鐸、阿濟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統領滿蒙漢官兵十餘萬,祭師解纜。四月十四日,雄師到達不久後,明平西伯吳三桂自山海關遣使前來求兵,說李自成已攻破北京,多爾袞當即派人往召在蓋州湯泉養病的範文程來商大計。多爾袞收到吳三桂的乞兵法,原秘聞當躊躇是進是止。清軍之行,是為了奪北京取中原,現在既然農夫軍已先據北京,清軍另有無需求持續進步。並且疇昔清兵三逼明都,皆未能到手,現農夫軍能襲破其城,其軍戰役力諒必很強,如與清兵交兵,勝負難卜。恰是在這躊躇不決的告急關頭,範文程講明瞭清軍必能打敗李自成農夫軍,獲得大勝,並再次誇大禁殺掠收民氣,從而果斷了多爾袞進軍的信心和決計,決定收降吳三桂,迎戰農夫軍。四月二十二日,兩軍大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