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化二年冬·南京工器總院的臘梅映著雪光,太上皇朱載鈞在地下嘗試室狠惡咳嗽,腕間驗鉛鐲的鉛斑已伸展至肘部。他盯著七煉滲碳鋼棱鏡框架,黃鐘律光頻穿過水晶碎屑時,滾筒紙上的靛藍色譜線忽明忽暗。「逼真機營匠官……」話未說完,銀鐲「工器永昌」四字俄然迸裂,七千裡外的神戶港傳來海嘯預警——那是景王麾下工器衛的「和漢光聲監測站」在富士山地動前一刻收回的最後信號。
工化二年臘月初八,紫宸殿銅鶴香爐飄著龍涎香與咖啡渣炭的氣味。太上皇朱載鈞斜倚龍榻,聽著十二位親王的捷報:黑十字覆亡、英法臣服、天竺歸附。他望著窗外的工禾紋信標塔,塔尖的水晶棱鏡正折射落日,與神機營的鐘鼓樓構成共振。「佛郎機人說我們是大天然的暴君……」他對朱翊鈞輕笑,鉛斑在燭光下凝固成工禾紋形狀,「但我們的鐘鼓,隻是給暴力套上律呂的籠頭。」
古裡國港口,景王宗子朱產業率工器衛「東洋彆動隊」佈陣。他們的輕量化防鉛甲適應熱帶氣候,神銳銃的咖啡渣炭過濾片減少槍口煙霧。印度販子哈拉爾的駱駝隊剛卸下血晶,十二道橡膠樊籬俄然升起,構成聲紋樊籠。朱產業叩擊刀柄,南京總院的黃鐘律共振波傳來,整座山脈的水晶礦脈回聲而碎,抵當力量在聲紋壓抑下放棄頑抗。
工化二年冬,太上皇朱載鈞崩於南京,諡「工憲天子」,陪葬品為十二支銀鐲碎塊熔鑄的律管。其軍事遺產中,神機營的鐘鼓方陣成為禮節軍隊核心,工器衛的橡膠技術普惠南洋,黃鵠三號木鳶轉為民用運輸。黑十字會的水晶礦脈被碾作防鉛塗料,塗抹於長城箭樓;英法的燧發槍工坊改產神銳銃,工匠需背誦《工器綱目》方能從業。當工器王朝的鐘鼓聲傳至恒河與泰晤士河,環球六十處鐘鼓樓同步敲響黃鐘律,標記取機器共振期間的文明新紀元。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哈拉爾獻上印度洋海圖時,頸間迦梨女神吊墜與工器衛的橡膠錨鏈相觸。他膝行向前:「願以恒河兩岸香料,換大明防鉛玻璃之術。」朱產業遞過《工器綱目·香料卷》,扉頁的工禾紋印章下,蓋著南京工器監的硃砂密印——天竺正式歸入工器王朝的「聲紋共響圈」,抵擋權勢至此銷聲匿跡。